东莞理工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东莞理工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4fb7ef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8

东莞理工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东莞理工学院新增学士学位授予 专业审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审核工作~保证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暂行办法》,粤学位〔2014〕2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工作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审核工作的通知》。

第三条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审核工作贯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平合理”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基本条件

第四条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当年~均应提出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申请。复办专业如此前已获学士学位授权资格~则不须再重新申报。

1

第五条 拟申报新增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须先通过学校审核、获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备案并公布后方能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当年未能通过审核或备案的专业~须进行整改建设并待次年重新申报~该专业当年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挂靠有相应授权专业的其他高校进行。

第六条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应具有完备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过程及管理、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的基本条件~须符合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基本条件,见附件,。

第三章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审核程序

第七条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须经过学院申请、学校受理与审核、报送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备案等程序。

1.拟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的学院~应在该专业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当年3月1日前~组织相关材料。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当年3月5日前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的申请~并提交《广东省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简况表》及相关材料。一个专业由多个院系同时开设的~由负责本科新专业申报的单位提出学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审核申请。

2. 学校学位办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同行专家和学位教育管理专家~按照《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

2

指标体系》对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条件进行评审。专家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在充分讨论、评议的基础上形成评审意见和评审结果~并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3.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拟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进行审核。

4. 学位办将审核结果与通过审核的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申报材料~须在学校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

5.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相关院系须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佐证材料~学校将根据申诉内容再次组织审核。

6. 材料经公示无异议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核准~学校于当年4月底前将审核结果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备案。

第四章 质量保障

第八条 各二级学院、各基层教学单位负责新开办专业日常教学的质量~依照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基本条件严格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将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指标体系中各项要求贯穿于教学过程。

第九条 学校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每年对新设专业进行检查、发布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持续监督新办专业。

第十条 新设专业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学校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组织实施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估检查~对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要求~检查本科教学的各环节。对于评估达不到要求的

3

专业~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合格者~直接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暂缓该专业学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条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期间~进一步认真吸取各个方面意见。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适用东莞理工学院本科各专业。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8年4月30日起实施~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

东莞理工学院

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基本条件 一、专业建设

1.专业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发展方向明确。办学思路正确、清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质量意识强。

2.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要~能有效指导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3.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根据学科发展定期或适时修订调整培养方

4

案~执行情况好。 二、教师队伍

1. 专业负责人具有副高或正高以上职称~科研成果较多~学术水平较高。 2.专任教师人数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充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且具有研究生硕士或以上学位者的比例较高。

3.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对教学形成良好支撑。

三、教学条件及利用

1.生均四项经费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占学费收入的比例较高。

2.专业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

3.专业图书资料数量充足~种类较全~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4.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稳定~设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四、教学过程及管理

1.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建设成果显著。

2.教材建设规划科学合理、有保障。使用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教材比例较高。 3.教学研究与改革总体思路清晰、有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教师教研教改积极性高~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改革成效显著~近四年有主持校级以上教学改革研

5 究课题。

4. 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制度健全~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合理,教学计划执行严格~效果显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

五、实践教学

1.实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实验开出率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较高。,理工科专业,

2.实习教学环节设置科学合理~计划性强~过程管理严格。,文科专业, 六、毕业设计(论文)

1.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健全~制订了规范清晰的论文设计要求。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性质、难度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综合训练要求。

3.毕业设计,论文,主要由讲师及以上职务的教师指导~指导教师数量足~水平较高。

4.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严格、科学,论文或设计质量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