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d5161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d

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

三、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1、唐朝的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

政策:唐朝时,民族关系比较融洽,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影响: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① 7世纪初,西藏地区的吐蕃兴起,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作用: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②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影响: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③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800多个府、州、县。

④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国家空前繁盛。 (3)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唐朝的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当时唐朝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玄奘西游

玄奘是唐太宗时的高僧。629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法。带回佛经,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

受日本僧人邀请,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留居日本十年,除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术和知识介绍到那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共同点: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将天竺的佛教文化带到中国,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中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与技术介绍到那里,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 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客观上: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主观上: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自信的心态;杰出人物的贡献。

四、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1、雕版印刷术

?发明时间:雕版印刷术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7世纪)

?代表成就:唐朝印制成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作用: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2、火药的发明

?发明: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 ?成分: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

?应用:唐朝末年,应用于军事。意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推动了军事武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武器应用结构和战争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3、唐诗的繁荣

?繁荣原因: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科举考试重视诗赋,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地位:唐朝——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代表人物: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作品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代表作品: “三吏” “三别” 《春望》“ 诗史” 作品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语言锤炼、凝重 ;现实主义 4、社会生活

?出现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原因: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的频繁 ?具体表现

①一些少数民族的食品如胡饼,成为普遍流行的名食

②唐人爱穿少数民族的服饰,连妇女也穿胡服,并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③唐代流行打马球的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④大量来自中亚、西亚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他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唐代习俗风尚特点: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整个社会博大开放,容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

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统一: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意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的稳定。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军 事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削弱地方力量。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形成“积贫”。 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轮流驻力,加强了皇帝的权防京师。 解除节度使的权力,节度使从此成为毫无实权的虚衔。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转运使) 力 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崇文抑武,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方官吏,不许武人掌握地方政治。 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加强了皇权 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其 君臣礼仪的变化 他 作用:

积极方面:接触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积贫积弱

增设机构,导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冗官);大量养兵,但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冗兵);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冗费)。这造成了北宋“极贫”的局面。 3、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3、时间:1069年4、人物:王安石(宋神宗任用) 5、措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6、影响: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7、失败原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1、政权并立: 政权 建立民族 辽 西夏 北宋 金 南宋 元

2.辽与北宋的关系:①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②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影响:宋辽间出现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3.“澶渊之盟”评价:

“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 4、辽统治者向汉族学习措施

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建立孔庙,春秋祭祀;开设科举,选拔人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了契丹文字;制定成文法。 5、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女真族 汉族 蒙古族 建立者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兴起地点 今内蒙古、辽宁一带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蒙古高原 耶律阿保机 916年建立,947年改辽 1125年 李元昊 赵匡胤 完颜阿骨打 赵构 忽必烈 1038年 960年 1115年 1127年 1271年 1227年 1127年 1234年 1276年 13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