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分析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分析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ef256a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f1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分析答案

(因本学期已教部分下册内容,故新增部分下册题目。)

一、选择题

1.我县2017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12月21日 8℃ -3℃ 12月22日 7℃ -5℃ 12月23日 5℃ -4℃ 12月24日 6℃ -2℃ B 0 A 2 图1

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B 】 A.12月21日 B.12月22日 C.12月23日 D.12月24日

注意:温差计算是正负数相减。

2.如图1所示,A,B两点在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AB的长为3,则点B对应的数为【 A 】 A.-1

22 B.-2 C.-3

2 D.-4

3.与算式3+3+3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A 】 A.3 B.2 C.3 D.3 4.化简(x+335612)-2(3x-)的结果是………………………………………………………………【 D 】 23111111A.-7x+ B.-5x+ C.-5x- D.-5x+

33667.如图2,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AOD=150°,则∠BOC等于……………【 A 】

A.30° B.45° C.50° D.60°

分析:这个题目以前考过的。注意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都是已知的了。现在求∠BOC,它是在三角形AOB里,∠AOB是90度,先求∠AOC,∠AOC是大角∠AOD的一部分,因为∠AOD是150度,而∠DOC是90度,所以可以求出∠AOC。

图2 图3

图4 8.如图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

A.OA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B.OB的方向是北偏西60° C.OC的方向是南偏西60° D.OD的方向是南偏东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α=36°14′25″,则∠α的余角的度数是_53°45′35″ .【注意:进率是60】

12.王老师每晚19:00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一时刻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150 度. 【每二个数字之间的度数是360÷12=30度】

13.按下图所示的程序流程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x=3,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231__ . 【第一步把X的值代入进

去后,计算,计算结果如果不大于100,就要把这个结果当作X的值,返回到前面的式子里,再继续计算】

50cm

输入xx(x+1)计算的值2将值给x,再次运算 值大于100 否 是 输出结果

14.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BC的中点,则AM的长是 8或12 cm.

【做的时候要画出这个线段,另外要注意,这个C点的位置,可以在AB中间,也可以在B的右侧】

三、解答题(共90分)

15.计算下列各式(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

-3)÷2÷(-)+4+2×(-) (2)-0.25÷(-)×(-1)+((1)(214232321223117+-3.75)×24 83433111715-)+4+4×(-) =-×4×(-1)+×24+×24 =9××(-×24 9224834-6 =1+33+56-90 =-6+4 =-8 =0

【计算时注意负号】

20. 如图所示,已知O为AD上一点,∠AOC与∠AOB互补,OM、ON分别是∠AOC、∠AOB的平分线,若

∠MON=40°,试求∠AOC与∠AOB的度数.(10分)

解题分析: OM、ON分别是∠AOC、∠AOB的平分线,那么,∠AOM=1∠AOC,∠AON=1∠AOB,现在已知的是∠MON=40°,

22它是∠AOM-∠AON,所以可以把∠MON =

1∠AOC-1∠AOB 22这样可以得出∠AOC=∠AOB+80°,∠AOC与∠AOB互补,说明这二个角加起来是180度。综合可以可以求出∠AOC。 因为OM、ON平分∠AOC和∠AOB,所以∠AOM=1∠AOC,∠AON=1∠AOB

221所以∠MON=∠AOM-∠AON=∠AOC-1∠AOB=40° 22C M B N O A 所以 ∠AOC -∠AOB =80°

即∠AOC =∠AOB +80°

又因为∠AOC与∠AOB互补,所以∠AOC+∠AOB=180°, D 把∠AOC =∠AOB +80°代入得∠AOB +80°+∠AOB=180° 所以计算得出∠AOB=50° , ∠AOC=130°。

21.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cm,求CM和AD的长.(10分)

A M C D B A

分析: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说明AD一共有2+5+3=10份,而BM已知是6cm,它是占了AD全长的5-2=3份,这样就可以求出AD的长度。从而可以求出各个线段的长度。 解:设AB=2xcm,BC=5xcm,CD=3xcm

所以AD=AB+BC+CD=10xcm

1AB=5xcm 2 所以BM=AM-AB=5x-2x=3xcm

因为BM=6 cm,所以3x=6,x=2 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AM=MD=

故CM=MD-CD=5x-3x=2x=2×2= 4cm,AD=10x=10×2=20 cm

22.据电力部门统计,每天8:00至21:00是用电的高峰期,简称“峰时”,21:00至次日8:00是用电的低谷时期,简称“谷时”,为了缓解供电需求紧张矛盾,某市电力部门于本月初统一换装“峰谷分时”电表,对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新政策,具体见下表: 换表后 时间 电价 换表前 峰时(8:00~21:00) 谷时(21:00~次日8:00) 每度0.52元 每度0.55元 每度0.30元 (1)小张家上月“峰时”用电50度,“谷时”用电20度,若上月初换表,则相对于换表前小张家的电费是增多了还是减少

了?增多或减少了多少元?请说明理由.

分析:分别计算换表前和换表后的电费。共用电50+20度,换表前每度0.52元,可直接求电费。换表后,按峰时50度每度0.55元,谷时20度每度0.30元再加起来。这样计算后比较增多还是减少。 换表前:0.52×(50+20)=36.4(元)

换表后:0.55×50+0.30×20=33.5(元)

33.5-36.4=-2.9(元)

所以若上月初换表,则相对于换表前小张家的电费节省了2.9元.

(2)小张家这个月用电95度,经测算比换表前使用95度电节省了5.9元,问小张家这个月使用“峰时电”和“谷时电”分别是多少度?(12分)

设小张家这个月使用“峰时电”是x度,则“谷时电”为(95-x)度,

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 换表前的电费—换表后的电费=节省5.9元,换表前的直接计算,换表后的分二部分计算,这样可以列出方程了。

由题意可得方程

0 . 55 x + 0. 3( 95 x ) = 0 . 52× 95 5 .9 --,解之得x=60,95-60=35,

即小张家这个月使用“峰时电”60度,“谷时电”35度.

23.如图,点D、E在AB上,点F在BC上,点G在AC上,∠1=∠B,∠2=∠3,∠4=80°,求∠ADC的度数。

解题思考:求∠ADC的度数,从图上可以看出,似乎和∠4是相等的,因为∠4已经知道了,那我们能不能证明它和∠4相等呢?∠1=∠B,∠2=∠3,通过代换就可以了。另外一种方法:比如如果DC//EF的话,它们就相等。怎么证明DC//EF,如果∠3=∠DCB的话,就平行。而∠2=∠3,只要∠2=∠DCB就行了,那就要看DG是不是平行BC,看上去是的,怎么证明?因为∠1=∠B,DG就平行于BC。 ∵∠ADC=∠1+∠2 ∠1=∠B ∠2=∠3 ∴∠ADC=∠B+∠3 (等量代换)

∵∠4=∠B+∠3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ADC=∠4 ∵∠4=80° ∴∠ADC=80°

还可以用证明平行的方法来做: ∵∠1=∠B

∴DG//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3

∴∠3=∠BCD (等量代换)

∴DC//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DC=∠4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80°

∴∠ADC=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