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f0d0e3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6

---------------------------------------------------------------最新资料推荐------------------------------------------------------

四、 布置作业。

查找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些故事 板书设计 复述课文的方法 首先, 熟读课文 第二步, 归纳要点 第三步, 复述课文 课后反思 包公审驴 教学目标 1. 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 重点理解惊慌失措 、 懊恼 、闻所未闻 、 冒名顶替 的意思。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 动作、 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

2、 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 动作、 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包公的资料。

授课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直接导入。 2、 交流包公资料。

包拯(公元 999-公元 1062 年), 字希仁, 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 人,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5 / 14

出身于官僚家庭。

生于北宋咸平二 年(999 年) 。 天圣朝进士。

知开封府、 权御史中丞、 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1061 年), 任枢密副使。 后卒于位, 谥号孝肃 。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知庐州时, 执法不避亲党。

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 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 杜绝奸吏。

立朝刚毅,贵戚、 宦官为之敛手, 京师有关节不到, 有阎罗包老 之语。

晚年,他在家里立了 一块石碑, 上刻《戒廉家训》 , 大意是: 后代子孙当官从政, 假若贪赃枉法, 不得放回老家, 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

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 就不是我的子孙。

二、 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1.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

2. 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 教师指导。 ) 3. 看来驴 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 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状告毛驴; 细审毛驴; 找到毛驴。

---------------------------------------------------------------最新资料推荐------------------------------------------------------

) 三、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 2. 指名学生读, 师生共同正音 四、 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 注意把课文读顺。 五、 课堂小结。 六、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

2. 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 品读课文 1. 引读故事的起因。

(1) 包公为什么要审驴? 课文哪几段写了? (2) 学生自由读课文一、 二自然段, 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 仔细读一读, 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出示句子, 对比朗读: 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 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驴还拴在树上, 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 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 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

7 / 14

瘦驴了! (4) 顺势引导、 朗读:

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 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5) 过渡:

就这样, 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 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 包公如何审案的呢? 2. 细读故事经过。

(1) 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3~9 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的句 子或提出你的问题, 小组交流。 (2)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3) 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包公了 解了 案情, 皱着眉头想了 想, 把惊堂木一拍, 大声喊道 (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 很聪明。

) 不要给它吃, 不要给他喝, 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 到时我再来审它!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 要用劲打!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 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 现在把它放了, 随它爱上哪就上哪。

(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 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