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f36a301168884868762d6ad

上海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

年 级:_______________

学 校:_______________

目 录

摘 要 .......................................................................... 3 关键词:中国特色 渐进式改革 成效 .............................................. 3 一 什么是渐进式改革 ............................................................ 3

(一) 渐进式改革的内涵 .................................................... 3 (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 4

1.采取了自下到上的改革路径 ............................................. 4 2.是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的改革顺序 ....................................... 4 3.采取了先点后面的改革方式 ............................................. 4 4.采取了以先富带后富的激励方法 ......................................... 5

二 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 .................................................... 5

(一) 改革的理论基础 ...................................................... 5 (二) 经济环境因素 ........................................................ 6 (三)政治环境因素 ......................................................... 6 三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 7

(一) 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 7 (二) 为经济转型国家提供了经验 ............................................ 7 (三)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8

1.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 8 2.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 9 3. 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 ............................................. 11 4.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 ................................................. 12

四 为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新路 ................................................... 13 结束语: ...................................................................... 14 参考文献: .................................................................... 15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效

摘 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和所取得的成效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中国特色 渐进式改革 成效

一 什么是渐进式改革

(一) 渐进式改革的内涵

在世界各国的改革中,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模式或改革路径:第一种是按照“华盛顿共识”而进行的激进式改革,也叫“休克疗法”。第二种是指在原有政治制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的渐进式改革。 “激进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刚性,就好似要把一座旧城一下子彻底摧毁夷为平地,在短期内再建一座新城,这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渐进式”改革则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它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了

一个个缓冲带,有利于缓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的改革指导思路,就是渐进式的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敏锐地洞察到中国的国家控制能力还远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激进式改革的程度,根据中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现实情况,设计出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渐进式”改革指导思路,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渐进式改革之路已经走得很远,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完整,保持了国家机器基本运作的正常化,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并且还保持了经济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为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模式”。

(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进行了一场渐进式的改革,这场渐进式改革使我国平稳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回顾这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1.采取了自下到上的改革路径

总体上来看,我国多数领域的改革都是源于基层实践需要。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都凝聚了很多基层创造的改革经验,这些成功的基层改革经验在实践中逐渐上升为改革的意志,成为推动改革不断前进的内源性动力。

2.是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的改革顺序

如农村改革先在农业生产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增加促使国家改革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原有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带动了农村税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城市改革先在国有企业开始,企业经营承包制改革的成功要求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原材料进购、产品销售、收入分配等制度进行改革,而这些改革的初步成功又促进了城市甚至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乃至政治领域的改革。

3.采取了先点后面的改革方式

以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为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湖北沙市为试点城市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