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f3f16a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f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村镇银行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健全我国金融机构体制,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更好的为“三农”服务。但村镇银行发展到现在,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从政策支持、村镇银行的自身等多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村镇银行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村镇银行;问题;对策;三农 1 寿光村镇银行设立的历史背景

2008年,经潍坊市银监局和山东省银监局批准,在寿光市设立组建了寿光村镇银行。寿光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1亿元。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为发起单位,占股比例71%。山东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占股19%,山东乐义金融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0%。到2010年10月底,寿光村镇银行存款余额达4.02亿元;贷款余额突破4.09亿元,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6亿元,实现盈利905万元,在促进辖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健康发展。 2 寿光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册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差相对四大国有银行及区域性商业银行来说,寿光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很低,抗风险能力差。 (2)资金短缺,贷款业务受限。村镇银行吸收资金较其他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要困难得多,吸收存款速度远低于发放贷款速度。村镇银行因只大多只有一家网点,存取钱不方便。作为独立法人,在老百姓心中信用度远低于四大国有银行。在对寿光村镇银行的调查

中发现,同一时间,中农工建和农信社存款人满为患,寿光村镇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顾客寥寥无几。且农村闲置资金总额有限,在农行和邮政及农信社早已瓜分的情况下,村镇银行从农民手中获取资金的额度有限。

(3)营业人员素质不高。村镇银行位于农村县域,机构小,发展潜力小,如果不是高收入,很难吸引吸收优秀专业人才。同时,村镇银行小额大款数量多,情况复杂,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进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村镇银行因盈利有限,人员有限,很难承担对员工长期的专业培训。这就使村镇银行面临现代化管理与低成本运作之间的矛盾。

(4)国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小。与农信社同性质的村镇银行定位是服务“三农”,但准备金缴存比例高于农商行;村镇银行的营业税率高出农信社1.7%;财政对农行、农信社发放农业贷款进行贴息,但对村镇银行发放贷款没有明确规定进行贴息,这些都提高了村镇银行的营业成本,限制了其发展。

(5)盈利能力有限。从总体上说,因为注册资本金总额的限制,导致贷款主营业务盈利有限。国家金融政策的不支持导致了较高成本。占据较大比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贷款利润率低、风险高。农民居住偏、散,也会提高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成本。且低利润与企业追求高利润的矛盾容易导致村镇银行偏离为“三农”服务的原则。 (6)金融服务受限。部分村镇银行没有单独的行号,不能在人行开立清算账户,不能进行结算业务、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参加大、

小支付系统结算、办理银行卡、转账兑汇、办理房贷、开展基金理财,并且无法进入银联,这样就丧失了大量客户和资金来源。 3 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3.1 深入农村加强宣传

村镇银行应当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渠道,深入农村宣传,让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了解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引导社会公众认可村镇银行。大力宣传支农惠农的特色贷款种类。增设新网点,方便群众,以贷引存,以贷吸存。 3.2 合理设置、布置网点

农村信用社是村镇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但信用社设立多年,机构网点布置较多。村镇银行应主动在信用社覆盖较弱的区域设置网点,优势互补,有利于弥补寿光金融的空白,也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3.3 加强自身建设

(1)大力培养基层专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引进有经验的高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2)加强内控建设,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堵塞管理中的各种漏洞;

(3)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和国外村镇银行的先进经验,并与其他银行合作,利用其网络设施和网点,提高自身业务运作能力; (4)开发出与“三农”服务要求及自身相符的金融产品,弥补农村金融空白,拓宽自身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