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df73745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9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8 阿西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了解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说明方法与顺序。(重点) 2.体会科普文章的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重点) 3. 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遗骸( hái ) 劫难( jié ) 追溯( sù ) 褶皱(zhě zhòu ) .....潮汐( xī ) 地壳( qiào ) 陨石( yǔn ) 鸟臀目( tún )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②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③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④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⑤天衣无缝: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整体感知: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的异同。 对比内容 说明对象 说明角度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恐龙无处不在 大陆漂移学说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亡原因——“撞击说” 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移动。 到撞击。 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 逻辑顺序 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恐龙无处不在》 【课堂探究】 一、自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对以下问题的答案。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之说成立。2.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引出一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推出了本文说明内容是什么? “恐龙无处不在”,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 / 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板块构造”学说。 二、作者是怎样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得。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其说明顺序是什么? 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以及灭绝的问题(生物学),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从而说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现象。 《被压扁的沙子》 【课堂探究】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作者持哪种观点? “撞击说”。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作者所持的观点: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谈谈作者为什么以“被压扁的沙子”作为本文的题目,其作用是什么? 本文的题目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要说明什么问题?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撞击说”)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同时,与《恐龙无处不在》一样,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得。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随堂检测】 请写出一例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并简要说说其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布置作业】独立完成本课校本作业,查缺补漏,巩固本课学习要点。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