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福州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福州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acbdc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何变化?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结果他听到了两次声响,这是因为_____和_____都能传声,第一次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过来,这是因为______。

23.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AB BC AC 距离(cm) 40.0 90.0 运动时间(s) 2 3 平均速度(cm/s) _____ ______ ______ (2)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______.(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___________,也不能过小,以免_________.

24.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某物质进行加热,该物质从熔化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

(1)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0~1min比4~5min升温_______。

(3)在BC段所示的过程中,该物质_____热量,是_____状态。

(4)由图像知它的沸点是______℃,它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若把该物质带到珠穆朗玛峰加热至沸腾,它的沸点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B B B C C A 二、填空题 11.4 12.B 近视

13.直线传播 虚像

14.晶体 220 固液共存 吸收 15.声源 响度

16.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三、计算题

17.(1)0.96kg;(2)24kg/m。 18.33min;能 四、实验题

19.水平桌面上 平衡螺母 BCA 40 1.125 1.125×10 20.0 放大 40cm 远离 发散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21.不需要 对称 不能 B BD

22.能 声音 变小 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好 固体(钢轨) 气体(空气) 钢轨 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 23.路段 AB BC AC 距离(cm) 40.0 50 90.0 运动时间(s) 2 1 3 平均速度(cm/s) 20 50 30 3

3

越来越快. (2) V=S/t (3)便于测量时间、(4)坡度太大时时间太短,不好测量、坡度太缓下车可能滑不动 24.晶体 快 吸收 固液共存 100 不变 降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请估算一个中学生血液的质量约为( ) A.4kg

B.40kg

C.400g

D.4N

2.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8cm处,所成像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A.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用凸透镜作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5.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B.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4.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a、pb、pc、pd C.pc、pd、pa、pb

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B.pd、pc、pb、pa D.pb、pa、pd、pc

6.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利用了冰升华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利用了水汽化放热 C.灯泡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 D.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罐中的

8.追踪考查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A. B.

C. D.

9.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0.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关于教室里的声现象,正确的观点是

A.有的教室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反射声音的响度 B.一个同学在上课时小声唱歌,但是老师没有发现,主要是因为响度小 C.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墙离老师太近声音没有发生反射 D.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 二、填空题

11.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将甲切去、乙切去后,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

1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_____像。如果你要看到笔尖变为指向右侧需要将铅笔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杯慢慢移动。

1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在____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14.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5.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拨。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m。

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和_____;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