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心理学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afacbff121dd36a32d828e

主张人的心理有三个层次:

潜意识: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前意识:指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意识: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即失的心理现象。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

1、自由联想法: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中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和感情经验。 2、梦的解析法(释梦)即从显梦到隐梦的破译和探测的过程。 梦境有两种(1)显性梦境(显梦)(2)潜性梦境(隐梦) 梦的工作方式

(1)凝缩:指将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

(2)移置:指梦中的情节发生转移,用不重要的观念替换重要的隐意。 (3)象征化:指以具体的视象代替抽象的思想。

(4)润饰:指在梦中或醒后陈述显梦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梦中杂乱的材料加以修饰或条理化。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错误行为可以分为三类(1)口误、笔误、读误和听误(2)遗忘(如遗忘名字)(3)误放、误取和失落物件等 (三)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

两个时期

(1)早期理论,指1895年――1913年,即精神分析的萌芽、奠基和形成时期 (2)晚期理论,指1914年――1939年,对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1、人格结构理论

(1)早期①潜意识②前意识③意识

(2)晚期

①伊底(本我)id: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

②自我ego: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

③超我super-ego: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代表良心和自我理想,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 超我由两个方面组成,即自我理想和良心 2、本能论

(1)概念: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 (2)特点①根源性 ②目的性 ③对象性 ④动力性 (3)本能的划分(种类)

早期:性本能(力比多):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自我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 晚期:生的本能:指以维持生命为目标的本能。死本能:指以死亡为目标的本能。 3、焦虑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早期--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里比多转变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 (2)晚期--自我是焦虑的根源 焦虑的类型:

现实性焦虑:指处于该现实情境中,任何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地焦虑。

神经性焦虑:指某种状况所产生的一些未免过分的焦虑。

道德性焦虑:指因恐惧某些违反自我理想和道德标准的事将会受到惩罚而产生的焦虑。

(3)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运用的策略,它通过歪曲引起焦虑事物的现实特征,从而使之更容易被接受。 ①压抑:是指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 ②投射: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③反向作用:指用相反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④否认: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

第 17 页 共 29 页

⑤移置: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而转移到其它对象上。 ⑥升华: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社会赞许的方面。 ⑦认同(自居作用):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的行为。

⑧倒退:指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减轻焦虑。 4、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口唇期(口腔期0-1.5岁) (2)肛门期(1.5-3岁)

(3)性器期(3-5岁):恋母情节(伊谛普斯情节 Oedipus complex):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节。 (4)性潜伏期(6-12岁) (5)生殖器期(12-20) 5、梦论

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1、开创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2、开辟了心理学的新的研究领域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二)局限:1、“泛性论”倾向2、生物学化倾向3、理论上的主观色彩浓厚4、方法论上的局限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简介(Adler,1870-1937)主要著作:《神经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失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中文译名《自卑与超越》)。 (二)个体心理学体系

1、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 2、自卑和补偿:自卑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 3、生活风格和创造性自我

生活风格: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的社会生活道路上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或行为模式。 创造性自我:是指个体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 4、社会兴趣:是指人具有的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 错误的生活风格,主要有两种:

(1)优越情节: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2)自卑情节:当一个人完全被自卑占据,而不是受到自卑的驱动走向成功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一)简介(Jung1875-1961)主要著作:《无意识心理学》(1912),《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1912),《心理类型》(1921),《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集体无意识的原型》(1936),《人格的整合》(1940),《心理治疗和实践》(1954),《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记忆.梦.反思》(1961) (二)分析心理学体系

1、人格结构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是人格整体论 人格的结构

(1)意识:荣格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

(2)个体潜意识:是指一个人当前意识不到的个人生活经验。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具有情绪色彩的“情结”所构成。所谓情结,是指一组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

(3)集体潜意识(种族潜意识)是指潜意识心灵中反应着人类自古以来的普遍经验的部分。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是指对某种特定经验作出情绪反应的遗传倾向。 主要的原型:

①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盖真我的假象。 ②阿尼玛(anima):是指男人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

第 18 页 共 29 页

③阿尼姆斯(animus):是指女人身上所具有的男性特质。

④阴影(shadow阴暗自我) ⑤自性(self自身、自我) 2、人格动力论

荣格则把力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后来,荣格逐渐用心理能一词取代了力比多。 3、人格类型论

①两种类型:内倾型和外倾型

②心理活动具有四种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③人格的8种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第四节 新精神分析学派

一、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一)历史因素(二)社会因素(三)文化因素(四)精神病治疗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点

(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的功能

(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三)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和研究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心理学日益接近

第八章 日内瓦学派心理学

是以日内瓦大学及发生认识论中心为主要基地,以研究儿童认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共同体 以1950年皮亚杰出版《发生认识论导论》为标志

第一节 历史背景

一、哲学背景

(一)康德的认识论 1、“我把康德范畴的全部问题加以重新审查,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就是发生认识论”

2、康德的认识论对发生认识论的影响:

一是决定了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对象——知性范畴(逻辑数学结构)

二是人的经验知识都是建构而成的,即感觉经验只有纳入认知形式(时空直观和知性范畴),才能形成经验知识。 3、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和知性和理性,感性是指“心灵的承受性,即当心灵被刺激而接受表象的力量”;知性是指“心理从自身产生表象的力量,认识的主动性”。 4、康德把全部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纯粹的知识(逻辑知识),另一类为经验知识,纯粹的知识就是认识的形式,而经验知识就是认识的内容。

(二)操作主义

布里奇曼(Bridgman)提出了操作主义,认为智慧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认识首先意味着对环境的实际改变,必须以行动来说明思维;而皮亚杰认为,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动作或运算。 二、自然科学背景 (一)生物学

渐成论:指的是一种强调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于胚胎发育的理论 皮亚杰坚持生物学的功能和结构和认知的功能和结构之间具有同构关系。机体的和认知的发展都表现出渐成的系统特征。

(二)逻辑学和控制论 三、心理学背景

第 19 页 共 29 页

1、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克拉帕雷德)

2、完形学派和精神分析的影响

皮亚杰学说与完形理论之间的共同点:①主张既研究行为,又研究意识②强调心理活动和结构的整体性③认为已构成的主体认识结构是认识活动的主体

第二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

一、皮亚杰简介(Jean Piaget 1896-1980)

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4),《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智慧心理学》(1947),《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 二、发生认识论的实质和核心

(一)实质是研究认识结构的历史发生和个体发生,也就是探索概念和范畴的发生发展。 (二)核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三)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知识的心理起源 2、关于知识结构的形成

3、关于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

(1)反省抽象

物理抽象:是从物理经验到客体的物理知识的抽象过程。

抽象 反省抽象:是指对先行阶段的动作结构或运算结构在高一层次上进行新的组合,从而把它们整合到更高水

平的新结构中。 (2)自我调节:指有机体能改变其自身的潜在能量。 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所运用的方法:临床法

特点:①采用参与和自然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②研究对象是少数人③设计丰富多彩的小实验

④安排灵活合理的谈话⑤具有严密的分析工具,不采用标准式的测量来评量行为⑥不限制被试者的反应 四、发生认识论的基本理论 (一)智慧的本质

智慧的本质是适应,而适应则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二)认识结构的四个基本概念

图式:指主体动作的认知结构,使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同化:将外界的刺激有效的整合与已有的图式之中。 顺应: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

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 2、物理环境:指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客体因素。 3、社会环境:指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4、平衡化:指心理和智慧的成长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 (四)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1、对阶段理论划分的说明

(1)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 (2)前一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阶段结构的基础

(3)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而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4)各阶段和特定的年龄相联系,但不是由年龄所决定

第 20 页 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