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ba758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2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2.学习写本课生字。 A、出示生字“宠 饰 颈 侨 憧 憬 乞”。 B、读字组词。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语文天地 第一、二课时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来说说吗? 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二、语文天地练习。 1.摘录笔记 本单元教师对学生的摘抄应该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而是让学生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并进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3.开卷有益: 做客喀什 (1)默读全文。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2)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3)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4)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4.金钥匙 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丁丁告诉我们:"我愿意把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让别人给我提出意见. 咚咚告诉我们:"习作写完后,我自己愿意大声的朗读,能发现不通顺的句子,还能找到不清的地方 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还有什么合理的方法. 5.读一读 出示: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维吾尔族言语 想要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想要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裕固族谚语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两个民族。 从句子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在小组里施行合作的方式完成。 对于有困难的字词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谚语吗? 作业设计: 1. 熟读《开卷有益》 2. 背诵两句谚语.

20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第三、四课时 (习作略) 第四单元 收获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两篇阅读课文。《拾穗》一课是对世界名画《拾穗》的欣赏。表达了 作者对19世纪法国农妇的辛劳的理解和同情。《落花生》一文,叙述了作者一家人自己种花生,又自家享用劳动成果的过程,感悟到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 “收获”的愉悦,同时也体味到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益,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居然”、“爱慕之心”。 2.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关键:通过讨论,有感情地朗读,突破重、难点。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板书课题:落花生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认识生字新词

21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 3.本文主要内容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父亲的话 (1)什么是“爱慕之心”,“之”什么意思?“生爱慕之心”什么意思? (2)、父亲对什么产生爱慕之心?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五、学生再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六、生活中有没有其它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它事物? 七、讲读“我”的话 1.什么叫只讲体面?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九、小结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谈花生——论花生(要……不要……) 拾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 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22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板书: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 7.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的十分逼真,认真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板书设计]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使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名画,课文的题目是《拾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板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板书。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板书)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句话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的到吗?(不是)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小练笔的练习。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