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创新版文档:必修1第1单元走近细胞及细胞有分子组成第4讲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创新版文档:必修1第1单元走近细胞及细胞有分子组成第4讲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bf783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3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答案 (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风干种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量变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阶段Ⅰ,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

(3)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少量的水分子可以经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大部分应经过水通道进入细胞。

实验3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01亲和力不同 (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深挖教材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实验材料选择的为无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什么不选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

提示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含紫色液泡,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易对实验结果造成颜色干扰。 (2)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DNA。

1.(2019·河南许昌高三月考)碱性染料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且能把核仁染成紫红色。通过染色实验,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下列对于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吡罗红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甲基绿吡罗红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红色 C.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中含有RNA D.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染色越浅 答案 C

解析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A、B错误;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含有RNA,C正确;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越大,染色越深,D错误。

2.(2018·河南郑州一中模考)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答案 C

解析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A错误;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但不能使DNA水解,B错误;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C正确;用高倍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D错误。

技法提升

(1)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只是量不同,故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载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的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③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用现配。

高考热点突破

1.(2017·海南高考)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答案 B

解析 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A正确;糖原属于糖类,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脂肪与糖原都属于储能物质,C正确;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D正确。

2.(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 B

解析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属于还原糖,元素组成相同,A错误;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C错误;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麦芽糖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之一,D错误。

3.(2015·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 D

解析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均为C、H、O、N、P,A正确;一个tRNA上虽有多个碱基,但只有在翻译过程中与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3个特定碱基称为反密码子,B正确;T2噬菌体中只有DNA一种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质粒上,D错误。

4. (2016·上海高考)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胰岛素 C.叶绿素 D.甲状腺素 答案 A

解析 分析题图结构中的元素组成,可知蒿甲醚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C、H、O;胰岛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S;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Mg;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I。由此可见,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