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枣核》导学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6《枣核》导学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d2b9fa680203d8ce2f24ad

6《枣核》导学案

主备人 詹志忠 复备人 授课时间 审核人: 授课人 班级 初二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枣核》萧乾 课型:预习+展示+反馈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用圈点勾画、朗读等方式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3.学习本文在写作上的独特之处,了解悬念的作用。

1.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文中设置了哪些悬念?找出这些悬念,并说说这样设悬念的好处。

三、合作探究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思乡的心理活动?

3.文中哪些句子描写思乡的行动?

4.怎么理解“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四、小结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品味语言,学习本文运用简介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表现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学习重点】

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

【学习难点】

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及节奏,

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及文章语言特点。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词。 殷切( ) 玛瑙( ) 嫣红( ) 山坳( ) ....蹊跷( ) 匀称( ) 潜艇( ) ....

2.解释词语: 感慨良深—— 风烛残年—— 蹊跷—— 故弄玄虚——

3.走近作者。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一、体味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

2.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3.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二、学习·研讨: (一)、整体感知课文,回答下边问题:

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4.“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二、探究总结本文表现主题的方法。

三、小结本文.

谈谈我的收获:

【当堂检测】

1阅读课文第7、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句中的“味道”的含义是

A.饭菜的滋味 B.兴趣C.意思 D.特色

(2)老友家后花园中反映“家乡味道”的植物是:________。

(3)老友把自己的“花园”装点成家乡风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加横线一句中连用四个“想”字,具体体现

A.家乡可想的地方很多B.这些地方使她不能忘怀C.主人公思乡之“苦”

D.再现故乡形象并借以慰藉主人公的思乡情

(5)作者与“同窗”第二次谈话时,用了“感慨良深”一语加以修饰,怎样体会这一修饰语的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A.思绪万千,难于启齿 B.发自肺腑,倾吐真情

C.欲言又止,羞于谈吐 D.感情激动,语无伦次

2

3.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4.乡愁是什么?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蓉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请结合你对乡愁的感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乡愁是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对于我们这些在国外漂泊的学子来说,故乡的月亮是多么让人向往。每当月圆之时,一缕乡愁便涌上心间。我望着这一轮明月,内心不禁惆怅。不知不觉,我来到美国已经快两年了。

下午,我收到妈妈从国内发来的电子邮件,说今天是中秋节,祝我节日快乐。突然间,我感觉自己因为学习生活的忙碌,连这么重要的节日都没能提前给妈妈、爸爸发一封电子邮件祝贺,心中很是过意不去。在美国是没有人过中秋节的。我想,虽然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是我还是有我的洋爸爸、洋妈妈和洋弟弟陪我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有了一丝安慰。我想,我应该做些什么,让他们了解中国的中秋节呢?

由于我们住在海边,家里有一个私人码头,我便提议,我给大家泡茶,虽然没有月饼,但是大家一起走到码头上去喝茶、赏月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听过我对月饼的描述之后,洋妈妈得意地说,她就做一个类似月饼的巧克力甜蛋糕充当月饼吧。洋弟弟听了拍手叫好。我把从国内带来的茶叶都拿了出来,总共有四、五种,我详细地向他们介绍每一种茶叶的产地、来源以及我喜欢喝茶的原因。他们的表情也很幽默,每喝完一口茶就会做出不一样的表情,但是还是称赞中国的茶叶就是不一样。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品完了茶,我们大家投票选出最好喝的一种茶,泡成一大壶跟“洋月饼”一起拿到码头去吃。龙井茶很荣幸地被选为代表。

9月的佛罗里达,空气里依然残留着夏日的气息。大家坐在码头上,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唱着动听的歌。月亮像一面圆镜子,我看着它,仿佛能看见我自己,也好像看到了我故乡的亲人。海风吹过,夹杂着龙井的茶香,这种感觉多么美好!远处的入海口,城市的万家灯火,哪一盏灯是属于我的?

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陪伴在身边;此时此刻,我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 5.“我”在美国是怎样过中秋的?

6.文章为什么说“故乡的月亮是多么让人向往”?

7.说说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8.本文与《枣核》有什么相似之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