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集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集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e169c1bb4cf7ec4afed0dd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一、思考题

1.什么叫肋形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肋形结构可分为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2.整体式肋形结构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时,为什么以板的长边与短边的跨度之比为界限来判别板的类型?试以周边简支的矩形板,承受均布荷载为例说明。

3.从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方面考虑,单向板肋形结构和双向板肋形结构各有何优缺点? 4.在进行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具体体现结构合理、经济? 5.肋形结构的计算简图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6.肋形结构中浇筑成整体的支座,为什么在计算内力时可简化为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需对荷载进行怎样的调整才能反映实际支座的影响?

7.为什么要对可变荷载进行最不利布置?多跨连续梁的最不利活荷载布置方式有哪些? 8.图9-1所示承受集中荷载的连续梁,试作出绘制内力包络图时的各种荷载简图,说明绘制内力包络图的步骤是什么?

图9-1

9.当连续板或梁与支应整体浇筑时,为什么取支座边缘处的弯矩作为设计计算依据? 10.当连续板或次梁搁置在砖墙上时,为什么不对其上荷载进行调整取折算荷载? 11.何谓塑性铰?它与理想铰有何不同? 12.什么叫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法?

13.钢筋混凝土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是否都能用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为什么?

14.采用弹性方法和采用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内力各有何利弊?

15.何谓弯矩调幅法?

16.采用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内力应遵守哪些原则?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

17.实际工程中,哪些结构不宜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 18.主梁与次梁交接处的附加横向钢筋布置范围s是如何分析确定的?

19.四边简支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哪些结果?对双向板的计算和构造有何影响?

20.四边嵌固于砖墙内的双向板和四边搁置在砖墙上的双向板,在即将破坏时,板顶面靠近四角处均会出现垂直对角线方向的环状裂缝。因此,均需在支承处板顶面增设附加钢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21.按弹性方法计算连续双向板的跨中最大弯矩时,怎样进行最不利的活荷载布置? 22.双向板跨中两个方向的受力钢筋,为什么要把短边方向的钢筋排在下层,而把长跨方向的钢筋排在上层?

23.双向板跨中钢筋为什么可划分为板带配置?这些板带是如何划分和配筋的? 24.如何把双向板承受的荷载近似地分配给其支承梁? 二、选择题

1.四边支承的矩形板随着长跨方向与短跨方向的跨度之比逐渐增加,则( )。 (A)沿长跨方向传递的荷载增大,沿短跨方向传递的荷载减少 (B)沿长跨方向传递的荷载减少,沿短跨方向传递的荷载增大 (C)沿长跨方向传递的荷载不变,沿短跨方向传递的荷载增大 (D)沿长跨方向传递的荷载减少,沿短跨方向传递的荷载不变 2.图9-2所示四种梁格布置方案, 主梁及次梁的跨度均为6m,应优 先选用( )。

(A)图 (a)所示的梁格布置方案 (B)图 (b)所示的梁格布置方案 (C)图 (c)所示的梁格布置方案 (D)图 (d)所示的梁格布置方案 3.采用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 方法计算的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 的破坏标志是( )。 (A)结构形成破坏机构

(B) n次超静定梁形成n个塑性铰

(C) n次超静定梁形成n十1个塑性铰 图9-2 (D)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达到极限弯矩,形成塑性铰

4.图9-3所示次梁在主梁上的三种不同支承情况,需要在交接处主梁中布置附加横向钢筋

的是( )。 (A)图(a)所示的情况 (B)图(b)所示的情况 (C)图(c)所示的情况

图9-3

三、填空题

1.整体式肋形结构一般由 、 和 组成。

2.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 方向传递到支承结构上的;双向板上的荷载则沿 方向传递到支承结构上的。

3.在整体式肋形结构中,当板在两个方向的跨度之比l2/l1 时,称为 ;当l2/l1 时,称为 结构。

4.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上的荷载传递途径是由 传给 再传给 。 5.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基本原则是:既 又 。

6.钢筋混凝土主梁与柱在节点处整体浇筑,当主梁与柱的线刚度之比 时,可把柱看作主梁的 ;当主梁与柱的线刚度之比 时,可把柱与主梁的连接作为 。 7.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或梁的内力,把构件看作 ,内力与荷载的关系为 。

8.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与 和 以及 有关,这些因素可用 来反映。 9.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随着荷载增加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内力重分布。这种内力重分布在最初阶段是由 引起的,在最后阶段是由 引起的。

四、计算题

1. 图9-4为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板的计算简图。板承受的恒载设计值g=3.5kN/m,活荷载

设计值q=6kN/m。试利用内力计算表,计算该连续板各支座和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值。

图9-4

2.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支承情况如图9-5所示。梁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分别为:恒载(含

梁自重)g=6.5kN/m,活荷载q=14kN/m。试利用内力计算表,求该梁各支座和跨中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值。

图9-5

3. 图9-6为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主梁的计算简图。主梁承受的恒载设计值G=12kN,活

荷载设计值Q=96kN。试利用内力影响线系数表,计算该梁各支座和集中荷载作用处的截面最不利内力值。

图9-6

4. 图9-7为两端带悬臂的两跨连续梁的计算简图。梁承受的恒荷载设计值g=4.3kN/m,活

荷载设计值q= 7.2kN/m。试利用内力计算表,计算该连续梁各支座和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值。

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