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0ea35d9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d

成都七中高中2016级毕业班二诊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每年的3月份是诺如病毒爆发的高峰期,诺如病毒是感染肠道细胞的一种RNA病毒,感染者主要症状为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 B. 诺如病毒侵入肠道细胞后,效应T细胞能引起靶细胞发生凋亡 C. DNA病毒和RNA病毒遗传物质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 诺如病毒入侵肠道细胞时能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诺如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据此分析。

【详解】A. 肠道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因此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不能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A错误;

B. 诺如病毒侵入肠道细胞后,会引起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能引起靶细胞发生凋亡,B正确; C.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两者的碱基的种类不同,DNA一般为双链结构,RNA一般为单链,两者结构不同,C错误;

D. 诺如病毒入侵肠道细胞是通过胞吞作用实现的,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2.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卡尔文以小球藻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

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林德曼用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详解】A.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以小球藻为材料,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A正确;

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 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 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D正确。

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C)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 B. 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0°C,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C. 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D.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比较三条曲线可知,B组(40 ℃)产物浓度最先达到最大值,说明在40℃酶的活性较其他两组温度条件下高,其次是20℃,60℃条件下产物浓度还未达到最大值,酶促反应已经停止,说明酶已失活。 【详解】A. 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酶的活性最高,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但不能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B. 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B正确;

C. 据图可知,在t2时刻,C组(60°C)酶已经失活,降低C组温度酶的活性也不会提高,故曲线不会上升,C

错误;

D.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原因是反应物已经反应结束,D错误。

4.格里菲斯曾推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有某种“转化因子”。科学研究表明,“转化因子”为加热杀死S型菌释放的一段约含15个基因的DNA片段。“转化因子”经过一定变化后能进入R型活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使之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细菌DNA分子中,改变了其嘌呤碱基的比例 B. “转化因子”中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 “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中不含有荚膜多糖 D.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转化因子”为加热杀死S型菌释放的一段约含15个基因的DNA片段,则该DNA片段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遗传密码是由 3 个相邻核苷酸排列而成的三联体,决定一种氨基酸,位于mRNA上;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详解】A. 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故“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细菌DNA分子中后,并不改变其嘌呤碱基的比例,A错误;

B. “转化因子”是一段DNA序列,起始密码位于mRNA中,B错误; C. 荚膜多糖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C正确; D.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D错误。

5.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 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C. 在0-5μmolL浓度区间进行实验,可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 D. 若探究10 umol L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实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浓度为0的组属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5~20μmol/L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微型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

【详解】A. 据图分析可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只有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证明激素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错误;

B. 激素类似物甲和乙都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激素类似功能的替代物,B错误;

C. 根据题图,激素类似物乙在大于5μmolL的浓度条件下对生根都是抑制作用,故在0-5μmolL浓度区间进行实验,可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C正确;

D. 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需要设置单独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单独添加激素类似物乙、同时添加激素类似物甲和乙的组,此外还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所以应该设置4组实验,D错误。 6.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组合发生在精卵结合过程中,使后代具有多样

B.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C. 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从种子发育而来,其原因是形成种子过程中联会紊乱 D. 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都是二倍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没有基因重组;以四倍体西瓜植株为母本,与二倍体西瓜植株 (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再用普通西瓜二倍体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花的子房而成为三倍体果实,因其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因而称为三倍体无籽西瓜。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可能含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详解】A.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A错误; B.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生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 三倍体无籽西瓜由三倍体的种子发育而来,C错误;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