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7fa201bed5b9f3f90f1c63

(二)回归分析的结果

用SPSS软件计算,输出结果(表4和表5),可得: 1、

复相关系数R=0.999972,决定系数R2=0.999944,由此可见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完全,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联合影响程度是绝对的。

2、

方差分析,F=47986.875,“GDP”和“第三产业产值”参数的P值=0,“第二产业产值”的参数P值=0.0000000002,也说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X2 ,X3 ,X4整体上对Y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

3、

带入各个自变量的参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最终为 Yi=-5.25+1.0883 X2 -1.1178X3 -1.0844X4

表4:回归分析结果1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Model 1 (Constant) GDP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B -5.025001137 1.088329147 -1.117835124 -1.084420703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4.60463 52.72005 -40.6225 -49.9161 P-value 0.0017312391 0.0000000000 0.0000000002 0.0000000000 Std.Error Beta 1.091292 0.020644 9.319235 0.027518 -3.58234 0.021725 -4.7589

表5:回归分析结果2

Std.Error Change Statistics Adjusted of the R R Square R Square Estimate R Square Change F Change 0.999972 0.999944 0.999924 0.328664 0.999944432 47986.875

(三)模型预测与相应对策

从模型系数的总体结果看,大多数的系数在统计上都达到了很显著的水平,而R2更达到0.999944,这说明所估计的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农业产值的变化。由模型我们看到第一产业的产值与GDP正相关,而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负相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依赖GDP的增长,而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时,第一产业的产值会下降。而事实上,南宁市的GDP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根据模型,GDP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的

9

增长而增长,第一产业的产值却随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而下降。一升一降,相互抵消,这就很合理地解释,十二年来南宁市第一产业的产值一直在缓慢的增长,甚至近乎停滞状态的原因。进一步深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宁市的农业并没有真正实现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化仅仅停留在比较初级的状态。正是由于把农业产业化仅仅当作农业本身的产业化,且农业并没有能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三者的结构不是处于一种合理的水平,农业没有得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效支持,仍然存在帕累托改进。因而,导致南宁市的农业生产没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企业化,表现为农产品没有真正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

从理论层次看,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工业化有着特殊的内在关联性。农业产业化在内涵上表现为农业的工业化,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经济模式,也就是农业的工业化经营模式。农业的产业化不仅仅需要工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将两大产业的产业化思路融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不只是简单的工业反哺农业,而是工农业互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工业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第三产业在农业的延伸。当今的经济时代是信息经济和金融经济的时代,而信息和金融正是第三产业的主体。因而,第三产业能为农业产业化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以及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始终充当着一个“大动脉”的角色,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服务,支撑着整个农业的发展,保持其生机和活力。对于如何改变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负相关,进而走出导致农业产值增长缓慢的怪圈,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该注重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有机融合,不应该简单的仅仅为了农业而产业化,没有哪个产业可以独立的进行产业化。农业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应该必须是三大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下的产业化,是三大产业之间的产业化。

由表3可知,南宁市的三大产业的产值是密切相关的,孤立的谈农业发展而不考虑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更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又由图2和表2可知,这六年来,南宁市的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基本上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且它们在GDP中的比重非常大,尤其第三产业的产值都占了一半以上(图1)。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食品、化工、机械、纺织、造纸、建材、医药、电子等门类比

10

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而第三产业支撑着整个南宁经济发展的半天边,商业和金融业都很发达,在整个广西的金融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具有很好的商业和金融环境。应当利用二、三产业飞快发展的契机,继续深入优化三大产业的结构,整合三大产业的资源,加深它们之间的联系,着重加强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改变二、三产业与第三产业负相关。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应当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先,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开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战略,为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等提供依托和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改变农村面貌促进新农村建设。

其次,加快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增强对农业科技的作用,增加对农业的信息服务,保证信息的及时和有效。

总之,加大第二产业对农业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以及增强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和信息服务,要从根本上打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界限,实现三大产业的一体化,使生产要素达到配置最合理,资源流动最合理,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

三、其他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以上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和实证分析,可以再结合南宁市农村城市化的契机,以及南宁市独特区位优势下的农业出口贸易,进一步探析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农村城市化中推动农村产业化

城市化是由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构成的,而各城镇内部及城镇之间的交通线路共同构成城镇体系。所谓农村城市化,是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过程,集中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城市化就很难实现;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工业、技术、科技、市场等方面的条件,假若没有这些条

11

件作为保证,产业化的进展将十分困难。南宁市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市场化和对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方面。

农村的城市化必须服务于农业的产业化,两者互动互进。南宁市辖七县五区,共有130个乡镇、1414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6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3.3万人,占74%,农村劳动力273万人。南宁将是朝着国家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农村城市化是它发展的必然趋势。2003年,南宁市重新划分行政区划。全市辖五城区和七个县,分别是城北、新城、兴宁、永新、江南五城区,武鸣、邕宁、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七个县,总面积22626.95平方公里。2006年,城区再次重新划分,撤消城北区、永新区、邕宁县,设立西乡塘区、邕宁区和良庆区,扩大兴宁区、江南区管辖范围,将新城区列名为青秀区,并扩大其管辖范围。调整后,南宁市区变成了6城区。南宁市的农村城市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宁市的农村城市化化的发展将有助于增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提高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和其发展的载体,南宁市应当利用农村城市化扩大和开拓农村市场,并且加深农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深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

其次,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要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民逐步转变为市民,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思想观念,促使他们及时形成向“城市农民”转变的意识,增强和深化其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建立农村教育体系,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农民的农业产业化教育,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人力资本。

(二)在农业贸易中加快农业产业化

根据当代主流贸易理论的基础——比较优势原理,基于各国比较优势之上的贸易,虽然对不同产业和利益集团具有各不同的影响,但在整体上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从产业间贸易看,南宁市农业整体不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转移受到一定的制约,贸易自由化难以促进农业与其他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的优化,必将使南宁市农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外部竞争和挑战。但是,南宁市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发达的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