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任城区2017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济宁市任城区2017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a1161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0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A、【解析】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水的量减少,且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质析出,使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达到一定数值,可以将溶液中的水完全反应,最终溶液的质量为零,错误;B、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所以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量最多的是丙,最少的是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甲,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本来就有水,所以开始水的量大于零,反应过程中因生成水,所以水的量逐渐增多,反应结束,水的量不变,正确;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镁和铁最终都能完全反应,等质量的镁比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错误。故选C。 9. 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A. 固体丙中一定只含银 B. 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 C. 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D. 滤液A中含有两种溶质 【答案】B

【解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锌>氢>铜>银,故向锌、X、铜、银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锌一定参加反应产生气泡,而铜和银一定没反应,得到的滤液A再加入过量的锌得到固体混合物乙和滤液B,说明锌除了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外,还和盐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而铜和银没有参加反应,因此是锌和X的盐溶液发生的反应,因此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位于氢前;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因此:A、由于硝酸银是一定量,可能不足,所以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被置换出的银及原有的银,及可能有剩余的铜,错误;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正确;C、由于硫酸过量,固体甲中只含有铜和银,没有活泼金属锌和X,错误;D、滤液A中一

定有X的硫酸盐和硫酸锌,滤液A中加入锌后有气体生成,说明滤液中还有硫酸,所以溶质有三种,错误。故选B。

点睛:分析反应后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剩余的反应物。

10. 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有下列5种离子的3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K+、NO3-、Cu2+、OH-。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对两厂各含有哪些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H+、K+可能在同一工厂 B. 相同的离子是OH-

C. 甲厂中含有的离子一定是H、NO3、Cu D. K、Cu不可能在同一工厂 【答案】D

++【解析】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有下列5种离子的3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K、NO3-、

+

-2+

+

2+

Cu2+、OH-。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所以二者各占其一,氢离子、铜离子不能和氢氧根离子共存,所以铜离子跟氢离子在一起,所以另一种离子必须是阴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则钾离子在氢氧根离子一边,另一种共存的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溶质为硝酸钾,是复合肥。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4分)

二、填空与简答(17分)

11.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元素 X Y Z M

(1)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________。

(2)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3)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

有关信息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其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4)由Z、M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 H2 (2). CH4 (3). CO2 (4). CaO+H2O==Ca (OH)2

.....

..........

12. 化学变化为人类带来多种新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利用化学知识自如的控制化学变化,才能真正让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

(1)“火立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灭火装置,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将球体内的灭火干粉释放,覆盖在可燃物的上,同时释放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中的灭火材料是纳米级ABC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水、五氧化二磷,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①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磷酸二氢铵还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复合肥 B.使用该化肥时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 C.该化肥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2 D.运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免日晒雨淋

(2)氯气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发生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据此可推知,Cl2和CH4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NH?H?PO?

CCl4 +4HCl

【解析】(1)①依据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水、五氧化二磷,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H2PO4

P2O5+2NH3↑+3H2O; 该反应属于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

2NH?↑+3H?O↑+P2O5 (2). 隔绝氧气 (3). C (4). CH4 + 2Cl2

质的分解反应;② “火立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灭火装置,在受到球体中心膨破力倒能将球体内的灭火干粉均匀爆撒开,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其达到灭火效果,可知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之一是:隔绝氧气; ③A、根据常见化肥的常识可知:磷酸二氢铵同时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是复合肥,选项正确;B.磷酸二氢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可与碱性物质反应,会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故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6:16×4=3:32;故该选项错误;D.运用,选项正确;C.通过计算知:该化肥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

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免日晒雨淋,选项正确。 故选C;(2)氯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发生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据此可推知,Cl2和CH4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Cl2

CCl4 +4HCl。

13. 氯酸钾多用来制造火柴和烟花等。工业上通过如图1转化可制得氯酸钾晶体。

请结合图2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完成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KClO3的饱和溶液,写出该母液中的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NaCl+3H2O

NaClO3+3 H2↑ (2). KCl、NaCl、NaClO3、KClO3 (3). 复分解反应 (4).

室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比较小

【解析】(l)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次氯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

NaClO3+3 H2↑;(2)②中次氯酸钠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次氯酸甲和氯化钠,析出晶体后的母液

是KClO3的饱和溶液, 过程中涉及到的可溶物有:KCl、NaCl、NaClO3、KClO3;母液中的所有溶质有:KCl、NaCl、NaClO3、KClO3;(3)反应②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室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比较小。

14. 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