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中国地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中国地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a393b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d

21.(2008·北京文综·T36·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来源:学。科。网]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解析】该题以我国西北地区河套平原及附近地区为背景,考查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及工业区位的相关知识。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区域地形区自北向南依次为阴山、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第(2)题,该河段为从宁夏平原向河套平原的过渡地区,流向为自南向北,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含沙量、冰期、凌汛等方面回答。第(3)题,该区域自东向西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由400毫米降为150毫米左右。第(4)题,该区域降水较少,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靠引黄河水进行灌溉,由于蒸发量大,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现象;大量用水,向下游输水量减少,使下游水资源短缺。第(5)题,社会经济因素,从市场、交通、冷藏和保鲜技术、环保等方面展开。

【参考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是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

弱)。

(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5)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22.(2008·江苏地理·T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三 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地 区 主要城市[来源:学科网ZXXK]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3.30 94.14 99.71 72.61 55.68 54.90 1.14 100.00 0.62 0.72 0.10 2.92 10.12 32.44 锑 钨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来源:学|科|网] 锡 铅 锌 铜 汞 铋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 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解析】本题以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成就、发展条件和有色金属矿储量等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和大气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等,同时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题,分析材料一,可以得出种类多、储量大的特点;结合材料三,还可归纳出分布不均的特点。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水电站的分布,可以看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西部和南部,这里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湘东地区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以及交通条件等占优势,而湘南地区的资源、能源条件有利。第(4)题,注意判读材料二中的pH等值线,可以看出酸雨最为严重的城市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娄底等城市。有色金属工业释放出大量酸性气体,治理和减少酸雨危害应从源头治理入手。

【参考答案】(1)种类多 储量大 分布不均(任意两点即可)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007年高考题

(2007·重庆文综·T6~8·12分)读图,回答23~25题。

23.表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曲线的是( )

A.X1 B.Y1 C.X2 D.Y2 24.两河海拔2 000~1 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

A.2月长江大于黄河 B.2月长江小于黄河 C.7月长江大于黄河 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25.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季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

A.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

【解析】该题组以我国长江和黄河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曲线为切入点,通过对图的分析,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第23题,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纬度,决定了长江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温都比较高,尤其是冬季,黄河下游的水温应接近零度。这里选择的是2月的资料,也能大致看出两者的差异——X是黄河,Y是长江。根据水温变化的趋势,从河源到河口,随海拔的降低,水温应是不断升高的。第24题,2月,黄河全程的水温变化幅度只有3度左右,而长江该海拔高度区间的温差在5度以上。7月,长江全程水温温差12度左右,黄河在15度以上。第25题,“甲河段”冬季水温最高,应该是流经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由于北部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使冬夏温差小,造成水温温差小。 【参考答案】23.C 24.A 25.B

(2007·四川文综·T9~11·12分)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26~2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