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四年级数学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a5e64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d

安丘市吾山小学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青岛版四年数学下册

章 节: 第三单元

课 题: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授课班级: 四(2)班 授课时间: 2015年3月19日 授课教师: 辛增娟

安丘市吾山小学

2015年3月制

第三单元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过程,体会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是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律用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乘法结合律的编排和加法的结合律相似,但对学生探索的要求有所提高。在创设的购买花土和花肥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会出现不同的解答方法,得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结合律进行知识迁移,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出乘法结合律。对于乘法交换律的安排,直接让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去推测,然后举例验证,最后概括出规律,最后再通过提问:运用乘法运算律也能使计算简便吗?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灵活进行乘法的简便计算。 三、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表内乘法时学生已有了初步体验,知道根据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互换因数的位置得数相同,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时,知道互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没有多大难度。但是在教学中也应注意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解决问题。 五、课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本年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一个自主性、研究性、协作性的教学环境,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的运算”领域的一部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等探索过程学习新知,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抢答 引导 学生抢答,但最后一题不容激情引入 易算出。有没有好的办法? 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 1、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通过不同的算式你能得出什么引领探究 结论人? 3、你能举例验证吗? 4、你的结论是。 5、猜想:加法有交换律,乘法有吗?你能验证吗? 1、观察情景图, 学生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3、通过展示,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4、举例验证,通过验证归纳规律,即乘法结合律 5、猜想:加法有交换律,乘法有吗? 6、举例验证,通过验证归纳规律,即乘法交换律。 学生了解目标 习目标 知道自己这节课的学学生思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设计意图 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课前展示 口算抢答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引导学生归纳出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6、练一练 课件展示习题。 7、巩固练习: 填出合适的数、怎样计算更简便? 学生观察并思考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怎样算更简便,并算出 观察、思考、回答、计算 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问题。 8、堂堂清测试: 学生计算、回答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你还有什么疑问? 布置作业 用规律做习题

七、评测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学生谈收获并质疑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巩固知识

2、计算:思考,怎样计算简便? 36×25×4 八、效果分析:

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探究活动,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通过练习,学生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奠定了学习基石,内化了新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九、观评记录: 李磊磊:

优点: 在设计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让学生猜想、验证、归纳。在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