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c68ab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0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彩虹多姿多彩的美景照 片,让学生入景人情,为歌曲的学唱和表现作情感的铺垫。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情绪、速度的感受。

3、抓住难点,学唱歌谱。 歌曲的难点有三:

(1)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学习前 以游戏的方式作铺垫学习,边划拍边视唱,把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八分休止符的地方,停顿要短促。

(2)二声部的学习。采用分小组、分声部、分句自学,以师生接龙、生生接唱、声部分唱的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乐趣。歌谱的学习过程,借助竖笛、口风琴等乐器把音唱准。

(3)波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歌谱唱得较为熟练后,再加入装饰音的演唱,学习时多采取聆听、比较、模仿的方法,即:教师演唱带装饰音的和不带装饰音的旋律,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然后模唱。教师要提示、指导学生用轻柔而干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成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部,使声部和谐、均衡。

4、学唱歌词时要注意:

(l)A段旋律中四分、八分休止符较多,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不要过于强调。

(2)B段出现较多切分节奏,应突出强拍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

5、歌曲的处理。可让学生自己先讨论、设计歌曲处理的方案,试唱、交流评价,最后修改 定案。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演唱,力度上作以下强弱对比:

A段第一、二乐句用mp,唱得活泼而有弹性;第三、四乐句用mf,第三句唱得连贯、圆润些,第四句富于舞蹈性,因此可唱得活泼而有朝气,还要突出每一个短句的第一个音和切分音;

B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用,mp,后面四个乐句用,mf,要唱得饱满、和谐,结束句可放慢,力度渐强至ff束。

6、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为A段用领唱与齐唱,B段合唱。演唱时还可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先让学生讨论选择哪些打击乐器适合表现歌曲的情绪,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型,并尝试一下为歌曲进行伴奏。方案可设计为:齐唱部分的情绪活泼、欢快,用碰铃、串铃、响板。合唱部分加入沙槌、铃鼓,重音的地方加入大鼓,为歌曲增加欢乐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全课总结。

对于歌曲的演唱处理和伴奏,应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案,然后请他们个人或小组进行试唱,看看效果如何,把自评、互评、他评等学习评价与提高演唱技能技巧相结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

有一部管弦乐组曲共有七个乐章,分别以七个行星命名。火星代表战争之神,金星代表和平之神,水星代表飞翔之神,木星代表欢乐之神,土星代表老年之神,天王星代表魔术之神,海王星代表神秘之神,给听者带来了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这部作品叫《行星组曲》,今天我们就来聆听其中的第四乐章——《木星——欢乐使者》。听一听,音乐是如何描绘太空神奇现象的。

2.聆听乐曲主题1。

(1)初听主题1,感受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听后学生自由回答。

(2)再听主题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场景? 你能听出是哪件乐器主奏的吗?学生听后回答,如果不能准确听出是圆号,只说出是西洋乐器的铜管乐器组也可以。

(3)三听主题1,记录a、b、c出现的顺序。对照教科书提供的谱例,边听边用自己的方 戈记录。

3.聆听乐曲主题2。

(l)哼唱主题2,熟悉旋律。吹奏能力强的班级可结合器乐的演奏来熟悉旋律、教师把主题2的后半部分旋律抽出来给学生吹奏,其余的旋律由教师负责弹奏.这样,既加深了对旋律的熟悉和对乐曲的感受,也体验了表现音乐的快乐与成功。

(2)聆听主题2,边听边哼唱旋律。听后请学生说-说主题2在速度、力度上与主题1有 什么不同,最好能用恰当的速度术语和力度记号,在教科书相应的谱例上标注。

(3)再次聆听主题2,听出主奏的乐器是什么,并比较一下与主题1在主奏乐器上有怎样 的音色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4.补充介绍乐曲的相关资料,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 5.完整聆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6、全课小结:科普知识的导人与普及要适度、适量,不要把音乐课上成了科学课,要以音乐为本,突出学科特点,从科普知识导入音乐,在音乐体验中激活想象力。

(二)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1、以不同的形式复习西洋乐器的分类以及各乐器组的乐器名字、音色。 2、听一听,说一说;4、猜一猜,填一填;5、对照教科书中的?西洋管弦乐队排列图?,认识管;6、结合本课聆听的曲目,听辨乐器的音色,说出分别;谈收获,说感想;第3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萤火虫》,复习《七色光之歌》;出示萤火虫的图片或者有关萤火虫的科普视频,请学生;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并思考:歌曲营造了一种什么;2、跟着老师的琴声,试唱歌曲开始的8小节旋律

2、听一听,说一说。播放一段音乐,学生听后说出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属于哪个乐器组。 3、看一看,连一连。出示乐器图片或实物,列出乐器的名字和组名,学生把相应的乐器名 字和组名连起来。

4、猜一猜,填一填。出示乐队排列分区图,教师说出乐器名字或出示乐器图片,学生在分 区上画出或摆放乐器的图片。

5、对照教科书中的?西洋管弦乐队排列图?,认识管弦乐队的组成与排列。 6、结合本课聆听的曲目,听辨乐器的音色,说出分别是哪些乐器和哪个乐器组演奏的。如 能提供管弦乐队演奏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认识、复习、巩固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排列方法,效果会更好。

三、全课总结。谈收获,说感想。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萤火虫》,复习《七色光之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萤火虫的图片或者有关萤火虫的科普视频,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萤火虫的了解,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并思考:歌曲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它在赞美什么?

2、跟着老师的琴声,试唱歌曲开始的8小节旋律和歌词。学唱歌词时,先随着琴声轻轻朗读歌词,然后老师启发学生根据歌词所描写的意境,用柔和的声音轻声跟着琴唱词。

3、再次完整聆听歌曲,找出与歌曲开始8小节相同的旋律,知道歌曲分为三部分( ABA)。唱一唱这一部分的歌词,注意区别两部分的不同之处。

4、重点学习合唱部分。

(1)师生合作完整地演唱一次歌曲。学生唱前、后基本相同的部分,教师唱合唱部分,并 请学生思考:歌词中出现?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时,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内涵。 此歌是为世界展望会而作,以表达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帮助全世界的儿童。

(3)有感情地分别学唱高、低声部。

(4)尝试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初步学会各自声部后,可安排学生一 部分负责唱,另一部分负责吹,逐步过渡到全班合唱。 5、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