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国防教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e17d9ff7ec4afe04a1dffc

第一章

一、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

1. “国防教育”一词最早是由孙中山于1921年在《建国方略》一书的续篇《国家建设》中首次提出。

2. 2002年初,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根据48号文件对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的教学内容、学时、课程内容、课程名称等具体情况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并定名为军事课,使得国防教育从军训发展到课程建设。

3. 国防教育是为了_____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文化有关的社会活动。

捍卫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 防御外来侵略、 防止颠覆与威胁

4. 《宪法》对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规定有: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二、兵役法

1. 我国现行的兵役制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包括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民兵

3.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有

服现役或服预备役 参加民兵组织

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国防教育

4. 《兵役法》是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其核心是

确定国家总的兵役制度

规定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

三、国防法

1. 《国防法》规定了我国国防的性质即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施积极防御战略。

2. 我国的国防教育日是在每年的9月第三周的星期六。

3. 《国防法》第七章第四十二条对学校国防教育做出的规定,包括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4. 《国防法》指出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规定武装力量的任务有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章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概念

1. 从汉字的演变来看,国家源于或字。

2. 传统上,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国土安全 军事安全

二、国防的主体

1.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2. 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在每年九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是第三个

三、国防的对象

1. 从西亚到北非,再到乌克兰危机,西方大国越来越依赖网络空间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传播。

2. 反思前苏联解体的教训,问题主要出在哪个方面? 政治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

3. 在“才、力、命”三要素中,以下哪一项是“命”的正确含义?时势

四、国防的目的

1. 现代国防的目的有哪些? 捍卫国家主权 保卫国家统一 维护领土完整 维护国家安全

2.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为( 300 )万平方公里。

五、国防的类型和特征

1. 现代国防的类型一般分为哪几种?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2. 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自卫型。

六、国防精神

1. 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尚武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s

2. 二战时期,法国修筑的马奇诺防线被认为是世界四大著名防线之一。

第三章 国防建设与动员

一、 国防建设的内涵

1. 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武装力量建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 )三部分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民兵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

1.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1964年。

2.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经历的阶段有 恢复阶段(1949 — 1953) 全面建设阶段(1954 — 1965) 曲折发展阶段(1966 — 1976) 现代化建设阶段(1977 — )

三、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1. 县级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有综合办公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设立于1954年。

四、 国防动员

1. 国防动员的意义是 增强实力 增强威慑力 夺取战争主动权 提高应急能力

2.按照规模分,国防动员可以分为全面动员,局部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