鍏ㄥ浗姘磋祫婧愮患鍚堣鍒掓妧鏈粏鍒?姘村埄閮ㄦ枃浠?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鍏ㄥ浗姘磋祫婧愮患鍚堣鍒掓妧鏈粏鍒?姘村埄閮ㄦ枃浠?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ec235589eb172dec63b75c

将等值线完全按等高线的走向勾绘;等值线必须与大尺度地形分水岭走向大体一致,切忌横穿山岭。

(5)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等值线的分布、走向、弯曲情况及高值区、低值区的位置进行合理性检查。地理因素对年降水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靠近水汽来源的地方降水量要大于远离水汽来源的地方,山地要大于平原,迎风坡要大于背风坡。

(6)将本次绘制的等值线图与以往编制的有关图件进行对照,对有明显差异的地区要进行分析论证或做必要的修改。

2. 绘制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等值线图,以反映降水量多年变化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图编号为附图2-2-3,线值无量纲。

(1)采用45年(1956~2000年)同步期系列的单站Cv值作为勾绘等值线的主要依据,选站要求同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单站Cv值用矩法计算,可不做适线调整。

(2)全国拼图要求的等值线线距为:Cv>0.3者,线距0.1;Cv<0.3者,线距0.05。

3. 采用网格法、泰森多边形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各分区1956~2000年的年降水量系列。填报附表2-2-2。

4. 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计算年降水量特征值,包括统计参数(均值、Cv值、Cs/Cv值)及不同频率(P=20%、50%、75%、95%)的年降水量,填报附表2-2-3。

(1)为便于比较,要求计算1956~2000年、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等四个年段统计系列的特征值。

(2)统计参数分析规定:均值一律采用算术平均值,适线时不做调整;Cv值先用矩法计算,再用适线法调整确定;Cs/Cv值一般可采用2.0,采用2.0确实拟合不好的地区(不是个别站),可以调整Cs/Cv值;用电算优选参数时,也应进行固定倍比适线调整和检验。

16

(3)适线要求: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P=m/(n+1)·100%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适线时应照顾大部分点据,主要按平、枯水年份的点据趋势定线,对系列中特大、特小值不做处理。

5. 在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56~2000年系列且年、月资料齐全的雨量代表站,分析计算不同频率(P=20%、50%、75%、95%)典型年和多年平均的降水量月分配。填报附表2-2-4。

6. 选取有60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年资料的长系列雨量站,通过长短系列的特征值和丰枯年数组成的对比分析,对45年(1956~2000年)和21年(1980~2000年)两个降水量系列的代表性进行评价。填报附表2-2-5。

7. 在各计算分区年降水量系列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级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各个年代年降水量均值的变化趋势。流域机构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一级区、二级区和省级行政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

8. 在各水资源一级区选取一些有60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年资料的雨量代表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规律,包括丰枯周期、连丰连枯、极值比等。该项工作主要以水资源一级区为单元进行。

(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

型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

2. 绘制1980~2000年同步期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1),以反映蒸发能力的地区分布规律。

(1)选取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的蒸发站作为绘制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的主要依据。

17

(2)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应统一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的折算系数,尽量利用不同型号蒸发器的对比观测资料求得,并经过水资源一级区的统一协调后选定。

(3)等值线线距为: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200mm;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100mm。

(4)参照湿度、气温、风速和日照等影响蒸发能力大小的主要气象因子,对等值线图进行合理性检查。一般而言,气温随高程的增加而降低,风速和日照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综合影响结果一般是随高程的增加蒸发能力相应减少。平原区的蒸发能力大于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干旱高温地区的蒸发能力大于植被良好、湿度较大的地区。

3. 在有蒸发站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80~2000年系列且年资料齐全的蒸发代表站,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的月分配,填报附表2-3-1。

4. 选择观测年数长、资料质量好、蒸发器型号不变的蒸发站,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多年变化趋势。

5. 根据1980~2000年同步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水面蒸发量年均等值线图绘制1980~2000年同步期年干旱指数均值(无量纲)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2)。

(1)将1980~2000年同步期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重叠在一起,用交叉点法(或网格法)求出交叉点(或网格中心)的干旱指数,绘制干旱指数等值线图。也可用单站计算点据结合交叉点法(或网格法)进行绘制。

(2)年干旱指数均值等值线线值为:0.5,1,1.5,2,3,5,7,10,20,50,100。

18

(四)河流泥沙

1. 河流泥沙是反映河川径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统计分析的河流泥沙主要是悬移质泥沙。

2. 选取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采用1956~2000年实测泥沙资料,分析计算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1956~2000年等三个统计系列的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以反映各河流泥沙的时间变化情况。填报附表2-4-1。

3. 选择一些资料条件好、淤积严重的水库、湖泊和河段,进行泥沙冲、淤变化情况分析。

4. 选择中、小集水面积的典型流域,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五)地表水资源量

1.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本次评价要求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与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天然年径流系列,作为评价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

2.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是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本次评价要求统一采用45年(1956~2000年)径流系列进行地表水资源量分析计算。

(1)凡资料质量好、观测系列长的水文站(包括国家基本站和专用站)均可作为径流选用站。

(2)由于河道外引用消耗的水量不断增加,许多水文站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需要将测站以上受地表水开发利用影响而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