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1fe86bd65ce050876321394

③知识运用:国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知识点3:供给与需求 (1)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 卖方市场 (卖方起主导作用)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 买方市场 (买方起主导作用) (2)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B、购买者的偏好 C、商品自身的价格

D、相关商品(互补商品、替代商品)的价格 E、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F、人口和天气等,

●知识点4: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1)均衡价格即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价格。 (2)影响均衡价格上升的因素:

①直接因素: A、市场需求扩大 B、市场供给缩小 ②间接因素: 除该商品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 (3)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①需求变动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上升;反之亦然。

②供给变动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反之亦然。

◆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即价值规律的作用) ●知识点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1)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 → 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 → 比较大。

(3)价格上涨,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相关商品)

★知识运用:油价上涨,有助于我们树立能源忧患意识,更加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知识点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1)调节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考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知识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②主要因素:A、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正比) B、物价水平 (反比。)

③其他: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商品性能与质量、外观与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等。

●知识点2:消费类型:

(1)按产品类型: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

①生存资料消费 ( 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维持生存为目的,最基本消费,重在解决温饱 )

②发展资料消费 ( 满足发展的要求,重在全面发展素质 )

③享受资料消费 ( 满足享受的需求,最高层次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 ▲注意:(教育贷款不属于消费,是人力资源投资。) ★(4)如何看待贷款消费

①贷款消费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适度的、合理的贷款消费能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贷款消费,需要人们更新消费观念,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还贷能力,维护好个人信用。

③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知识点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 文化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恩格尔系数降低,生活水平提高) (2)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

A、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与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B、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③特点: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知识点1:消费心理面面观。(表现)

①从众心理 (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带动) →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②求异心理 (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求异不提倡

③攀比心理 (向上看齐、炫耀) →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 (讲究实惠) → 理智的消费。 ●知识点2:消费行为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不滞后消费、不超前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 核心:可持续消费)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的消费观念,体现了新的发展观要求,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注意:艰苦奋斗,提倡的是一种普遍精神,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 ★设计消费方案,要注重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 ▲小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金钱是什么?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都离不开金钱。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①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②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花钱要节制,让钱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和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点一:生产与消费 ●知识点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知识点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注意: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3)财政与消费: 财政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 (运用:如何扩大内需)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增长 ★(4)怎样促进消费,改善民生 国家: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增加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

⑥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⑦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 企业:

①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新产业、企业要创新产品 居民:

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

◆考点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点1: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及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2)公有制的地位: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3)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

(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5)▲注意:①公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 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知识点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比较: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

生产资料占有形式 作用

国有经济 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 集体经济 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知识点3:多种所有制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注: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最大的区别是是否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 ①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但二者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即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②国家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比较: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含义 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 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三资企业的外商投资部特点 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人投资少 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投资分配 生产率较高 作用 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 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外资和先进技术,扩大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 口,增加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