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政治临门一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06年高考政治临门一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2205d36b14e852459fb57d1

失业405人 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6人,约占73%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 就业企业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领域 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第二产业8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为政府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解析:解此类题需要特别注意:1)榨干材料,归纳全面。从“社区居民下岗失业405人,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95人”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从待就业人员中“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约占42%,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约占73%”说明“待就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素质”;从就业企业和就业领域情况说明“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2)对策在材料中揭示的问题与今后的重点工作中。3)升华出概念化语言,坚持不懈地详细地表现自己的知识底蕴。从思维点“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走向知识体系---搞好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在政策上支持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从思维点“待就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素质”走向知识点---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从思维点“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走向知识点---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学生易失分的原因在于:读材料的能力差,归纳不全面;不善于在材料揭示的问题与今后的重点工作中全面指出对策。

[参考答案]:(1)材料反映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待就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素质;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

(2)政府应做好如下工作:①搞好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②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第三产业。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在政策上支持就业。⑤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

5、“用什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类的题:

首先要表述清楚知识本身,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运用知识联系材料准确作答。

例3(2005年·如皋海安高一期末统考·简答题)2004年电力供应紧张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电力建设滞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的全面高涨、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电价机制无法调节电力供求??,造成了当前我国电力供需紧张。一些地区未经审批大量擅自进行火电开发,国家正在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等等,将来电力很有可能过剩。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一些地区大量进行火电开发以解决电力供需紧张矛盾的做法进行评价。 解析:此题的知识运用的角度是经济学。试题的思维点在于:① “一些地区大量投资火力发电” ,② “一些地区盲目进行火力发电” ,③ “评价”。从思维点①走向知识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思维点②走向知识点---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从思维点③“评价”的要求走向---怎么样。学生易失分的原因在于:抓不全思维点,缺乏辩证思维,回答的内容中少第①个层次;对“评价”的要求把握不准,“怎么样”的层面回答不全,平时学习时未整合“解决电力紧张”问题的措施。

参考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一些地区大量投资火力发电,这是市场起作用的结果,这可以缓解目前电力紧张的状况。(2分)但一些地区盲目进行火力发电,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的表现,最终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加剧。(2分)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2分)要解决电力紧张状况,必须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企业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公民应树立节约的意识。(只要答对三点就给3分) 6、“体现---哲学道理”的一类题:

首先要锁定好题干限定角度,然后根据材料中的表述语,一一对应分析,做到理论联系材料实际。

例4(2005年·江苏高考·简答题<论述题改装>)2004年10月,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强调,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我国能源紧缺,同时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

发利用还不到25%。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近年来,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水电开发的经验教训,要求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和建设,都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持高度一致民建设相协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的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向环保部门提交影响评价报告,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立项。 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

解析:解此题的基本程序是:①确认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体系;②带着相关知识体系加工材料;③观点与材料有机统一,力求做到水乳交融。学生易失分的原因在于:知识体系用不全,用不准,“有话不说,有话不好好说”;理论与实际两张皮,胡乱地堆砌哲理。

答案: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紧缺,而大量水能资源尚未开发,据此,把优先发展水电作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根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水电开发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盒效益的统一;新建水电工程项目都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说明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③在总结水电开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认识,又用这种认识指导水电开发。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二、辨析题

1、首先应分清辨题层次,把握命题意图。

2、找准辨点,准确嫁接课本知识,做到既肯定,又否定。肯定时,要简要写出课本理论依据;否定时,要补全相关要素。

例5(2005年·江苏高考·辨析题)诚信是利人不利己的行为。

解析:试题的思维点在于:①诚信是利人的行为,②诚信也有利于自己,③诚信不仅仅是行为,④“评价”。从思维点①走向知识点---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思维点②走向知识点---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思维点③走向知识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 “评价” ---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学生易失的原因在于:①未料到同一道辨析题会运用到经济学和哲学两类知识点;②抓不全层次。

答案:(1)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讲诚信体现了关心人、尊重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是利人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人总要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如果人人都讲诚信,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会得到尊重,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就会和谐。诚信不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而且有利于自己。 (3)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而且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题中观点是不全面的。

例6(2005年·江苏如皋海安期末联考·辨析题)辨题:竞争必然带来资源的浪费。

解析:试题的思维点在于:①盲目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②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③ “评价”。从思维点①走向知识点---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从思维点②走向知识点---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征;③ “评价”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学生得分呈两极分化情形。课本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决定了学生得分多少。 参考答案: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3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3分)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可以促使资源在全社会合理配置。(3分)因此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 三、论述题

【论述题38题】

1、一般来讲,论述题38题总要分成几小题,每题设置的角度可能不同,这时一定要注意题干界定的答题范围,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

2、有时答案在材料中就有所体现。

3、注意带着多内容的角度知识体系紧扣多层次的材料下知识点!

例7(2005年·如皋海安高一期末统考·论述题)我国工业制成品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在“走出去”的大军中,我国摩托车的身影无比矫健。据统计,我国摩托车年出口量已经达到300万辆,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探究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摩托车行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形成了国有、合资、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将市场竞争的激励作用发挥到了极点,不仅迅速提高了产量,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很快实现了国际化。 (2)从休闲到代步,我国赋予了摩托车新的功能定位。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的摩托车产品主要瞄准休闲工具用途,产品马力大、价格高,而小排量是空白。我国企业开发出小排量、低价格的代步功能摩托车,深受第三世界国家消费者欢迎,低价格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市场垄断。

(3)低价格是我国摩托车开拓海外市场的法宝,但也形成了“百般产品无俏货,中国摩托用秤称”,摩托车的出口价格大约是4美元/公斤。后来摩托车行业在海外设立公司收集国际摩托车的技术动态,生产出一些高端产品。

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摩托车行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本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答案在材料中体现。2、要求带着相关的课本知识体系(充分用全课本,在整体中把握部分)紧扣多层次的材料(榨干材料)下知识点! 材料中的思维点有:①“国有、合资、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②“我国企业开发出小排量、低价格的代步功能摩托车,深受第三世界国家消费者欢迎”,③ “摩托车行业在海外设立公司收集国际摩托车的技术动态,生产出一些高端产品”,④“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开拓海外市场”。从思维点①走向知识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思维点②走向知识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从思维点③走向知识点---运用科学技术,开发高品质的产品;从思维点④走向知识点---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挂不全材料;用不准课本语言。

参考答案:(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生产;(4分)(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分)(3)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4分)(4)运用科学技术,开发高品质的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3分)(5)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3分) 【论述题图表题】

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归纳能力,榨干材料的本领;用知识底蕴阐述材料的能力。 1、一般由“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怎样解决材料中的问题等角度”设置提问。

2、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时刻关注材料信息(榨干材料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因为对策在材料中揭示的问题与今后的重点工作中。方法:横向分析,纵向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抓标题,指标,注解,注意分总结合,运用好概念化语言);准确按照题干要求挂靠材料,联系课本知识和时政用语作答。

3、近两年高考最后的论述题一般都是学科之间的综合,要求学生用经济学、哲学有关知识综合分析某一现象。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学科之间的综合,增强对这类题目的适应性。 例10(2004年·江苏高考·论述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全国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2003年 2003年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前百名县(市、区)(个) 21700 1968.85 占全国9.07% 100 17 其中:苏南10 苏中5 苏北2 注:江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其中,苏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苏中超过全国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03年江苏省开放性经济发展情况 实际利用外资 进出口贸易总额 总额 比2002年增长 在境外投资企业 国内生产总值9(亿财政收入(亿元) 元) 全国 116694 12451.75 江苏 占全国10.67% 1136.70亿美元 158.02亿美元 52.4% 62家 注:2003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 材料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江苏省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行业存在投资过度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特点?

(2)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进一步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观点分析江苏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解析:试题设有三问,以能力为主立意,既要通过该表格内容把握两个表格反映出的江苏经济发展的特点,又要把握两个表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说明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还要把表格内容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观点分析江苏经济发展的现状、趋势。考生解题应首先要理解表格信息与注解的内容,并将他们转换成文字语言信息,看到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江苏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在全国排名第一,接着分析说明江苏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型经济模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然后从哲学的角度既看到优势,又看到不足,正视存在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艰苦努力,早日实现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

本题考生易失分的原因在于:第一问,概念化语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要点答不出来;第二问,“国际视野”与经济学第8课的知识链接失控,“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要点答不出来;一些考生“引进来”与“走出去”要点答不出来;第三问,很多考生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应用不熟练,“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分主次的。江苏经济发展的成绩是主流,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 要点答不出来。也有部分考生对课本知识和时政语言有机结合的意识不强,重要时政语言“科学发展观”、“两个率先”要点答不出来。

答案:(1)江苏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水平比较高,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南、苏北差距较大。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江苏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开放型经济已走在全国前头。江苏要加快发展,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不仅要坚持“引进来”,还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3)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江苏经济现状,既要看到良好的发展势头,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分主次的。江苏经济发展的成绩是主流,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四、综合探究题2006年江苏高考“综合探究”题型解析

一、考试说明“综合探究”典型题型示例(参见考试说明) 二、“综合探究”题型特点

“综合探究”作为高考政治学科的一种新的题型,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模式。综合近几年高考上海卷、江苏卷、文科综合卷中出现的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试题,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单元综合探究”课的内容与形式,可以看出,“综合探究”题是一种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题型。这种题型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剖析、比较各种观点的思辨、评价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探讨问题的创新能力。

综合探究题围绕一个探究主题,提供典型案例、系列材料或是场景,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设问一般涉及确定研究课题、收集准备资料、筛选整理信息、选择研究方法、提出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在本质上,它是以纸笔考试的形式对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或其中某个片断的模拟和再现。从总体上讲,综合探究题具有现实性、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突出特点。 三、“综合探究”具体题型分析

从2006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说明典型题型中可以看出,“综合探究”题的选材主要涉及与一年来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相关的具体化的学生可以探究的情景化材料,材料可先给出或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从问题的设计和考核的角度看,通常包括两种类型:

(1)对研究性学习涉及的政治学科知识进行考核。可以考核课题研究的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依据,也可以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知识对解决某个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这里将会出现学科内综合,一般以经济学为主,考查部分哲学知识。

(2)对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具体包括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形成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对研究性学习实际操作的考核和对研究性学习涉及政治学科知识的考核既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混合进行。 探究中的材料在问题设计上,具体来说,

①图表----直接考核所反映经济现象或考核选题理由、依据; ②言论----考核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③现象----考核联系考生自身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措施,这里将体现学科内综合。 四、“综合探究”试题的训练设计

(一)确定研究课题

拟订课题的基本要求是相关性。课题语词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什么?如:关注**城市石油价格波动、聚焦出租车价格调整;2)为什么?如: **城市石油价格波动原因初探、出租车价格调整的背景分析;3)怎么办?**城市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的初步设计。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对**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调查研究;网络对中学生影响的综合分析;电视广告对市民的影响;中学生看营养盒饭等等。

课题表达的基本格式:×××的现状和展望 ;×××的调查研究;×××的研究综述;关于×××的思考;关于×××的研究;关于×××的背景分析;×××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初探;×××对×××的影响(研究);×××在×××中的应用。

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第一,认真归纳背景材料中所给的现象或问题;第二,仔细思考课题的切入口,原则是“切口小、课题有现实意义、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深度“;第三,斟酌课题语词的表达;第四,从教材知识、学生生活、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订课题的依据(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