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270a8b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2

.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1.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114°)。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 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1.在地面埋设一般普通标石(标石由甲方提供),四等点应做40cm×40cm,厚10cm的护面;并在基坑内浇铸混凝土。在建筑物楼顶埋设的标石,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

2.四等点编号前冠以Ⅳ,如Ⅳ01、Ⅳ02……。一级点以测区为单位全区统一编号,在点号前冠Ⅰ,如Ⅰ001、Ⅰ002……。

3.埋石点的密度,四等点在测区内大致均匀布设30个点,。一级点的布设(包括四等点)平均每1幅图(按1:500分幅)不少于一点;1:2000区域一幅上不少于5点。在城镇和较大的建筑区内应增加埋石点的密度,在居民地附近至少保证有一对点,对点之间应通视。 4.选点要求

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GPS观测点位应满足GPS信号接收的需要,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发射源。

六、基础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⑴GPS测量

.

.

①平面控制点采用GPS施测,起算点的连测不应少于3个点。一级点也可以用测距导线施测。

②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一级点最弱点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③ GPS作业时采用静态模式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四等 一级 平均距离(Km) 2 1 a(mm) ≤10 ≤10 b(1×10-6) ≤10 ≤10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45000 1/20000 注:当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相邻点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

GPS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 等 级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四等 ≤10

一级 ≤10 二级 ≤10 GPS各等级观测作业的基本要求

有效观测卫星数 ≥4 数据采样间隔 10~60″ 卫星高度角 平均重复设站数 ≥15 ≥1.6 时间长度 ≥45min

各等级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小于6。

④观测时应量取仪器高两次,并记录于观测手簿中,两次读数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最后结果。

每个点观测均要求用手簿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点号、观测者、天气、日期、时间、天线高、时段、接收机编号,并将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栏。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整齐,不得涂改。

⑤基线解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解算。数据处理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第9条要求。

.

.

基线测量精度及所组成的异步环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及环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a2?(bd)2(mm)

Wx?2n?、Wy?2n?、Wz?2n? W?23n?、W?Wx2?Wy2?Wz2

?S?22?

式中:a=10mm

b:为比例误差因子,对应四等、5″、8″时分别取20、30、40ppm d:为基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Wx、Wy、Wz为坐标差分量闭合差 W:为环闭合差 n:为环闭合差 △S:为复测基线长度差 ⑵光电测距导线

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一级 3.6km 300m ≤±15mm ≤±5″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1/14000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 半测回归零差DJ2 一测回内2c较差 测 距 中误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测 距 测回数 测角测回数 DJ2 方位角 闭合差 一级 8 13 ≤±15mm 9″ 2 2 ≤?10??n 注:表中n测站数。

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

光电测距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2.4的要求。

.

.

2.高程控制测量

①四等点以四等水准精度连测,一级点以五等水准精度连测。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也可二者交替进行。 ②四等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 ③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 偶然中误差M△ ≤±5mm 全中误差MW ≤±10mm 附(闭)合水准路线长 (Km) ≤15 路线闭合差 (mm) ≤?20L 注:L为附(闭)合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四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视距 ≤80m 前后视距差 ≤5m 前后视距 累积差 红黑面 读数差 红黑面所测 高差之差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10m 3.0mm 5.0mm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双面标尺,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④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高程导线边长的测定,应采用不低于Ⅱ级精度的测距仪往返各观测一测回,其边长不大于1Km,测距的各项限差和要求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2.4的规定,每站应读取气压、温度。

垂直角观测应采用DJ2级经纬仪按中丝法观测三测回,垂直角测回差和指标差均不应大于7″。高差测定应采用对向观测,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40√D (mm)。(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Km)。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同四等水准要求,附合路线长度不大于15Km

仪器高、觇牌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读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中数。

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3.6的要求。

七、图根控制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