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一讲 高中化学竞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有机化学第一讲 高中化学竞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295330003d8ce2f0066231b

一般Br2, I2通过鎓离子历程,HX等通过碳正离子历程。 二、马氏规则的解释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马氏规则是由实验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则,它的理论解释可以从结构和反应历程两方面来理解。

1.用诱导效应和σ-π共轭效应来解释 1)从诱导效应来解释

2)σ-π共轭效应来解释

当键直接与双键相连时,这样的体系中存在着电子的离域现象,其结果使极化。

2.从反应过程生成的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 正碳离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如下所示:

定性的说,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为:

原因:从电负性看,Csp2 > Csp3 故烷基上的电荷向C+ 转移,分散了C+ 的电荷,烷基越多,分散作用越大,碳正离子越稳定。

从σ-P共轭效应看,参与σ-P共轭的键数目越多,则正电荷越分散,碳正离子越稳定。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越大,越易生成,当有两种碳正离子可能生成时,则优先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故主要得到马氏产物。 例如:

第七节 烯烃的制备

工业制法:石油的热裂 一、经由消除反应的合成方法 1.脱卤化氢和脱水 ①卤代烷脱卤化氢

仲、叔卤代烷形成烯烃时,其双键位置主要趋向于在含氢较少的相邻碳原子上。

伯卤代烷用叔丁醇钾在DMSO(二甲亚砜)液中才能得较好的结果:

②醇脱水

醇在无机酸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时,失去一分子水而得到相应的烯烃。常用的酸是硫酸和磷酸。

以取代较多的烯烃为主要产物,这就是札依切夫(Saytzeff)规律。 2. 脱卤素

这个反应可用来保护双键。当要使烯烃的某一部位发生反应时,可先将双键加卤素,随后用锌处理使双键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