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概论ppt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对外汉语概论ppt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29eb5d080eb6294dd886c95

3)功能的分类:

(1)表意功能:表示想对方传递某种信息。如介绍、更正、传闻、告别、请求、转达、询问、建议、通知、进一步说明等

(2)表态功能:表达对对方或自己说话内容的态度或语气。如肯定、否定、推测、怀疑、劝阻、强调、辩解、可能/不可能/愿意/不愿意等

(3)表情功能:表达对客观事物或对方的某种感情。如问候、赞扬、祝贺、失望、同情、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无兴趣等

4)功能大纲:

语言是民族的,是有个性的,功能却是全人类的普遍性,因此,不同语言的教学可以有相同的功能大纲。功能是有系统的,功能大纲就是对功能系统调查、研究成果的体现。

范?¤埃克和亚历山大细化了哈里迪的功能分类,得到了近70个不同的功能项目。

?以下是常出现在语言教科书里的功能项目: ?问候、告辞、邀请、接待

?祝贺、赞扬、劝诱、讨好、夸张

?打扰 、插话 ?请求 ?撒谎、闪烁其辞、改换话题

?批评、责备、嘲笑、侮辱、威胁、警告

?埋怨、指控、拒绝 ?诅咒、否认 ?同意、不同意、争论 ?劝说、坚持、建议、提醒、主张、断言 ?报告、评价、评论

?命令、要求

?询问、探究 ?同情、安慰 ?致谢、致歉、请求原谅

? 意念—— 功能作用的对象,即说话人要表达的客观事物及其在大脑中的反映,包括: ?普通意念:数量、时间、空间、形状、方式、工具、程度、频率、比较、场所等范畴。 ?特殊意念:是由话题直接决定的词汇项目,即各类词汇.

? 在一定的情境中,功能与特殊意念就构成了一个个的交际活动. 4.语体或语域风格

?语体或语域风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为特殊目的服务的语言变体,是一种语境方言,不同于地域方言。语体的不同,取决于话题、听众与说话者的关系、话语形式(说或写)、场合。 ?美国语言学家鸠斯(Joos,19967)按话语的正规程度把语体分为五种:演说体、正式体、商谈体 、非正式体、 感情体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体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体不对会影响交际。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都应该给予注意。 二、心理学

?心理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的科学。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心理学也当然地成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流派的重要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及教育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并对当代语言学理论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某些假说进行解释和论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一、语言的生理基础

?1、语言功能区——在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上有四个语言功能区: ?布洛卡区(运动语言区、语言前区) ?韦尼克区(听觉语言区、语言后区) ?视觉语言区 ?书写区

?2、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子的发育,逐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孩子一般是6—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理论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临界期)——是根据大脑的发育过程确定的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段,即是指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 。

?关键期理论是语言学家彭菲尔德在1953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自然的语言学习只能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即10岁前进行,伦尼伯格(1967)在其著作中赞赏上述观点,并认为关键期是2~13岁 。这一论断得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相关研究的支持。 三、语言学习(习得)的个人因素 一)认知因素:

1、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 ,由听辨音及发音能力、语法敏感度、语言记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组成。

学能较高的人在课堂上通常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外语材料。一些研究显示了语言学能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紧密关联。

2、认知方式(风格)——是人们在面对问题、情景时,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智能因素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 也可以说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方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普遍性 稳定性 两极性 中性

(1)场独立与场依存

?场独立是善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比较善于分析事物和问题,善于把部分和整体区分开来,能集中注意力于某一部分而不受其他部分的干扰。

?场依存则是善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并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2)冲动型与审慎型——面对比较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反应速度快而精确程度低的是冲动型;反之,是审慎型。

(3)容忍(宽)型与排他(窄)型——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接收、概括时,取向宽泛,注意事物间的共性的是容忍(宽)型;反之是排他(窄)型。

3、学习策略

学习者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认知活动.它包括多种计划行为,主要是一种输入策略,是感知和储存信息以备以后回忆的方法。

语言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有效地掌握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而采取的各种计划、方法、技巧以及调节措施。 学习策略的分类:

?基本学习策略(内部学习方式)

?支持性学习策略(外部学习方式)

?元认知策略(自我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回避 使用交际套语 ?简化 利用交际环境 ?母语直译 等待 ?语言转换 体态语

?语义替代 使用媒介语求助对方 ?描述 ?造词 ?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