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2c10eda7f1922791688e8db

《观赏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课程论文

一、观赏植物病害的病状与病征有哪些?各举一例。

(一)观赏植物的病状

观赏植物的病状是指,植物受侵染后整株或局部所显示出来的种种病变。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按照症状在植物体显示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部症状与外部症状两类。在外部症状中,按照有无病原物于实体显露可分为病征与病状两种。

常见的病害症状很多,变化也很大。归纳起来有5种类型,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 变色

植物患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或发生颜色变化,称为变色。植物绿色部分均匀变色,即叶绿素的合成受抑制使植株褪绿,或叶绿素被破坏而呈黄化有的植物叶片发生不均匀褪色,呈黄绿相间,称为花叶。有的叶绿素合成受抑制,而花青素生成过盛,使得叶色变红或紫红,称为红叶。 例如:苹果花叶病

2. 坏死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称为坏死。植物患病后最常见的坏死是病斑。病斑可以发生在植物的根、茎、叶、果等各个部分,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轮廓一般都比较清楚。有的病斑受叶脉限制,形成角斑;有的病斑上具有轮纹,称为轮斑或环斑;有的病斑呈长条状坏死,称为条纹或条斑;有的病斑上的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穿孔。病斑可以不断扩大或多个联合,造成叶枯、枝枯、茎枯、穗枯等。另外,有的病组织木栓化,病部表面隆起、粗糙,形成疮痂;有的树木茎干的皮层坏死,病部凹陷,边缘木栓化,形成溃疡。 例如:月季黑斑病

3. 腐烂

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称为腐烂。腐烂和坏死有时是很难区别的。一般来说,腐烂是组织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腐烂可以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若细胞消解较慢,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称为干腐。如果细胞消解较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称为湿腐。若胞壁中间层先受到破坏,出现细胞离析,然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则称为软腐。植物的根、茎、花、果都可以发生腐烂,而幼嫩或多肉的组织更容易发生。根据腐烂的部位,可分为根腐、基腐、茎腐、花腐、果腐等。幼苗的根或茎腐烂,导致地上部迅速倒伏,称为猝倒,如地上部分枯死但不倒伏,称为立枯。 例如:根腐病

4. 萎蔫

植物由于失水而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称为萎蔫。萎蔫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萎蔫是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时过强的蒸腾作用而使植物暂时缺水,若及时供水,则植物可以恢复正常。病理性萎蔫是指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供水不足所出现的凋萎现象,如黄萎、枯萎、青枯等。这种凋萎大多不能恢复,导致植株死亡。 例如:花木枯萎病

5. 畸形

由于病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常称为畸形。植物发

生抑制性病变,生长发育不良,植株可出现矮缩、矮化;或叶片皱缩、卷叶、蕨叶等病状。病组织或细胞也可以发生增生性病变,生长发育过度,病部膨大,形成瘤肿,枝或根过度分枝,产生丛枝或发根;有的病株比健株高而细弱,形成徒长。此外,植物花器变成叶片状结构,使植物不能正常开花结实,称为变叶。 例如:花木根癌病

(二)观赏植物的病征

观赏植物的病征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的繁殖体和营养体在病部所构成的特征。

观赏植物的病征有很多种,真菌的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菌核与菌索等。细菌性病征:菌脓。线虫病征:虫体。寄生性植物病征:寄生性植物。

1. 霉状物

病部形成各种毛绒状的霉层,其颜色、质地和结构变化较大,如绵霉、霜霉、青霉、绿霉、黑霉、灰霉、赤霉等。 例如:小麦赤霉病

2. 粉状物

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层,分别是白粉病和黑粉病的病征。 例如:苹果白粉病

3. 锈状物

病部表面形成小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分别是白锈病和各种锈病的病征。 例如:小麦锈病

4. 粒状物

病部产生大小、形状及着生情况差异很大的颗粒状物。有的是针尖大的黑色或褐色小粒点,不易与寄主组织分离,如真菌的子囊果或分生孢子果;有的是较大的颗粒,如真菌的菌核、线虫的胞囊等。 例如:水稻纹枯病

5. 索状物

患病植物的根部表面产生紫色或深色的菌丝索,即真菌的根状菌索。 6. 脓状物

潮湿条件下在病部产生黄褐色、胶粘状似露珠的脓状物,即菌脓,干燥后形成黄褐色的薄膜或胶粒。这是细菌病害特有的病征。 例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7、线虫病征:虫体 例如:大豆胞囊线虫

8、寄生性植物病征:寄生性植物 例如:杉木上的槲寄生

二、观赏植物常见真菌病害有哪些种类?症状有何特点?如何防治? 常见的真菌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等。 (一)霜霉病

1、症状特点:霜霉病菌在寄主的受害部常产生一层霜白色霉层。双子叶植物叶片上造成边缘不很明显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到后期呈现中央的枯死部分和周围的褪色部分。在禾本科植物上,霜霉病菌随寄主分生组织生长到达地上部分各器官,引起全株的畸形

2、防治:(1)综合防治措施: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运用农业和生态等防治方法避免发病。如已发病,应在发病初期及早施用农药等措施,控制病害蔓延流行.(2)生态防治.(3)农业防治:a选育抗病品种,在没有发生过霜霉病的土地种植观赏植物。b选地: 选择地势高燥,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地。选地势和土质优良的土地做苗床,不用连作地育苗,种子和土壤经

消毒灭菌处理.(4)化学农药防治:种子和土壤消毒由种子带菌传病的种类,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二)白粉病

1、症状特点: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位,被害部位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病叶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干枯,其上可形成黑褐色小点(病菌的闭囊壳)。

2、防治:(1) 综合防治措施: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2)改善种植条件,温室要通过透光,降低温度,避免施过多的氮肥,适当多施磷、钾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浸染源。(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 5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4)农业防治措施:a、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b、加强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扫除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c、严防病苗入室,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 (三)锈病

1、症状特点: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

2、防治:(1) 综合防治措施: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2)要控制菌源,防治转主寄生植物锈病。在景观植物配景时,应把观赏植物与转主寄生植物严格隔离。(3)农业措施:通过改良土壤条件,改善排水条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病性。选用健壮无病虫枝条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控制种植密度,及时排除积水,在用肥上多施磷、钾、镁肥,控制氮肥,防止徒长。定期修剪整枝,去除病虫弱枝,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设施栽培的应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湿度。(4)化学防治:在花木生长季节,当新叶展开后,可选用25%粉锈宁1500至2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2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至10天一次,连续防治2至3次。 (四)疫病

1、症状特点: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的快速坏死和腐烂。高湿是影响病害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

2、防治:(1) 综合防治措施: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2)农业措施:a、实行轮作最好与水生作物实行1年轮作,也可以与非寄主植物实行2至3年轮作,以减少土中病原菌。b、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势种植,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应开深沟做高畦。c、不宜浇水过多,改喷灌、漫灌为滴灌,防止雨水将地面病菌溅到植株上.d、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施用无病原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3)化学防治:一种药剂在花卉一生长季内,施用应不超过3次,将不同农药交替施用,以避免病菌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也可用药液灌根,与喷施轮换进行。

基质消毒用无病土做盆土和育苗床土,或进行土壤、基质消毒处理。(4)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和盆花摆放不宜过密;及时拔除病株,摘去病枝叶;冬季集中清理地面枯枝落叶,处理病残体并销毁;雨后及时排水,采取避雨设施栽培,防止水害;(五)炭疽病

1、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部。症状有两种:(1)发生于叶片上,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型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呈深褐色病斑,中央则有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2)在茎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

2、防治:(1) 综合防治措施: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2)化学措施: 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进行防治,发病期及时喷洒防治药品。(3)农业措施: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实行轮作和土壤消毒,冬季或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菌源;避免鳞茎受损伤和过湿、受冻;种植密度要合适,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排湿;浇水不宜过多,控制氮肥施用过量。(4)发病初期剪除病叶、绿地中枯枝败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种植不要过密或室内花卉放置不要过密,对于室内花卉不要从植株的顶部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冬季清洁田园,及时烧毁病残体。 (六)灰霉病

1、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干、叶柄、花瓣、果实和种子。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l-5毫米,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直径7-12毫米,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扩展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1枯。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缘发病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大小仅3-5毫米。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但为长条状,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

2、防治:(1) 综合防治措施: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2)农业措施:加强管理,种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3)化学措施: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4)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以减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

三、观赏植物常见病毒病害症状有何特点?如何防治?

植物受病毒危害后逐渐在外部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称为外部症状。外部症状依据在叶片等组织上的颁布情况,可分为局部症状和系统症状。局部症状是指将病毒接种植物叶片后,病毒沿侵染点周围产生斑点,分褪绿斑、坏死斑、环斑。系统症状是指病毒侵染寄予主后能够在整个植株中运输并产生危害,在时片、茎杆、果实等组织系统产生症状。 (一)病毒病害症状特点:

1.褪绿、黄化

全株或部分器官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黄化不象花叶那样普遍。如菊花花叶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轮廓不清晰的褪绿斑驳。

2.环斑、栎叶及蚀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