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舆论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0e566eb52acfc788ebc93d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是固有的,是一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是固有的,

是一定 社会存在 的反映。

2. 质询并作出答复,是非总统制国家的议会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包括口头的 和书面的方式。

3. 我国大众传媒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4. 从舆论要素间的关系看,舆论发生畸变的路径一个是客体信息的扭曲或失实,另一个

则是主体对相关信息的妄断

5. 舆论的民主政治效应主要表现在舆论影响政府权力的存在形式, 舆论维护和促进 国家权力间的均衡, 舆论影响政治决策, 监督功能是舆论民主政治效应的主要表现 6. 舆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舆论的信息功能,指导功能,沟通功能,监督功能。 7.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是我国政治民主的基本形式

8. 作为舆论客体的社会问题,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公共性,冲突与反常性,以及现实性。

9. 舆论测量方法包括直观的舆论考察和科学的 民意 测 验 两类 10. 议 会是资产阶级议政的中心,是党派立脚和论战的场所。 11. 日常生活道德舆论的特征有群体性、具有约束力、具有_渗透性

12. 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要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__与加强舆论监督的关系。 13. 舆论传播同质化__将导致舆论生态的结构性失衡

14. 舆论领袖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_媒介和消息源并且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

15. 加强主流网站建设,要从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和__新闻单位网站网站上下功夫。 16. 舆论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匿名和虚拟性,以及泛化__和分散的特点

17. 评价类媒介舆论是以媒介为中介,以言论_、访谈、调查等形式公开传播的意见形态。 18. 舆论带有明确的目标指向__,期望对于事态的发展给予一定影响。

19. 舆论引导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首要任务,也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期望和要求。 20. 舆论引导方式需要做出调整,由过去的灌输式、指导式、居高临下的方式转变为服务式、谈心式、平等交流式。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 .A 4 .D 5.A 6. A 7.D 8.B 9 .D 10.C 11 .A 12.C 13. C 14. D 15 .B 16.B 17.C 1. 当代的社会舆论的多元化表现在( )、渠道多元化和影响多元化。

A、主题多元化 B、主体的多元化 C、受众多元化 D、导向多元化

2. 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 安

全需要 ,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A发展需要B生存需要C社会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 下列是按舆论传播是否以媒介为载体为标准划分的是( )

A媒介形态B潜舆论C显舆论D行为舆论 4. 舆论的理性的成份越(),越容易对()产生影响;理性的成份越(),越不容易对()

产生影响,甚至出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高 主体 高 主体B低 主体 高 主体C低 客体 高 客体D高 客体 低 客体 ( )是一种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或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的传播实践活动。 A、 宣传B、 舆论C、 新闻D、 媒介传播 舆论的结局一般有以下几种:分解、融合、()和消散。 A、潜伏 B、隐藏 C、升华 D、压制

( )在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整个社会舆论的反映者、组织者,还是舆论的引导者。 A、 报刊B、 电视C、 网络D、 新闻媒介

“创新扩散论”将观念扩散过程分为4个步骤,分别为: 知晓、说服、决策和( ). A考虑B确定C作用D传递 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来说,( )是要运用各种新闻形式和手段,把握和控制好舆论的方向,并努力将其引导到符合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策略的方向上来,引导到符合于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方向上来,引导到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方向上来。 A、 新闻策划B、 宣传C、 传播D、 舆论引导

从微观层面考察,一个有足够强度的舆论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一般会历经3个阶段:即( )、显舆论和行为舆论阶段

A、 显性舆论 B、隐性舆论 C、潜舆论 D、隐藏舆论

下列哪项体现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大众传媒的舆论表达和引导工作?

A、 它是党和政府通过传媒驾驭舆论治理社会的需要B、 舆论领袖的重要性C、 新闻策划在舆论中的重要性D、 受众对舆论的接受 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下列哪项不属于媒介应该做的?( )

A、 及时公布其真实信息B、 增加公共事件的透明度, C、 “设置议程”D、 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舆论是对社会现实的意见,总是来源于( )。

A我们自身的发展B我们生活中的矛盾C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D我们的追求

在意见互动与整合过程中,舆论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哪个不是舆论领袖的作用( )

A集中群众的智慧,消除各个议论圈的差异或将差异最小化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独到的分析能力分析评价社会问题,然后进行表达C纠正公众中某些错误的观念D打击少数意见或观念

( )在谈到报刊的传播特点时说:“报刊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A、 拉斯韦尔B、 马克思和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 不是按照传播科技手段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的是()

A口头传播阶段B体态传播阶段C印刷传播阶段D电子传播阶段 专制国家中舆论与权力的关系是( ) 。

A同时增强或减弱B没有比例关系 C此长彼消,此强彼弱 D 毫无关系

2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议程设置

其本意是经过安排的会议程序,喻为传播媒体对所选传播内容的次序排列与设置, 受众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 2. 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也称民意调查、舆论调查)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精确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 3. 舆论

舆论就是社会公众对于某个特定问题发表的意见,并且期望这种意见产生作用,达到参与群体预期的结果。 4. 舆论的质量

舆论包括的信念、情绪、态度、意见中的理智成份与非理智成分的比,即舆论的理性程度的高低。 5. 媒介化社会

其一是作为历史概念,主要是指,从现代媒体问世以来,媒体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社会也在不断地塑造媒体,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微妙的张力关系。其二是作为一个现实概念,主要针对当下社会语境下的媒体与社会之间的更加复杂、微妙的关系,因为当下语境下的媒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无论是在影响的深度、广度,还是在影响的形式和频度上都是如此。 6. 显舆论

显舆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相当数量的公众以各种公开的形式表达的对舆论客体的态度,它或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或者是由情绪型潜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转化而来。 7. 舆论领袖

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和消息源并且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尤其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舆论领袖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是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怎样理解舆论的客观自在性?

、某种舆论总是在反映某种经济基础上的客观世界,总是捕捉各个领域刚刚发生的利害问题和重要事件,把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占据这些领域的表层空间。舆论不是历史的偶然之举,它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舆论的客观自在性。

2. 如何作好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要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报道,要选取那些积极角度的信息进行引导。

其二,对于危机事件,尤其是一些自然或社会性的突发事件,应该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的原则,切忌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猜测性报道。

其三,对负面报道要谨慎选择和编排,切忌只合不整,使负面新闻过分集中,产生不好的导向。

3. 民意测验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哪些?

3

民意测验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4个部分,即说明信、调查内容、编码和结束语

4. 直接票决民主是什么?

直接票决民主是指公民直接行使民权投票,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

5. 简述舆论的持续性的含义

舆论的持续性即为舆论存在的时间。舆论的存在时间或持续性是舆论存在的另一标志,短则几小时,长则许多年。人们对舆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舆论持续存在,给人不断刺激造成的

6. 什么是“舆论的质量”?

是指舆论包括的信念、情绪、态度、意见中的理智成份与非理智成分的比,即舆论的理性程度的高低。理性程度较高(比如就某一事件有大量的评论文章见诸于各媒体)则舆论的质量越高,如果一个舆论中大部分都是谩骂、发泄性质的东西,就算舆论数量较大,则该舆论的质量就比较低。

7. 从众行为对一个人有什么影响?

从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习他人的智能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和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众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它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个性,束缚了思维,扼杀了创造力,甚至于成为谣言的温床。 五、 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 对 对 错 对 错 错 对 对

1. 意见的沟通过程需要不断地有人自觉介入。良好的舆论需要能够对某些社会矛盾、社

会事件进行自觉关注,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广度的人

2. 问题和事件的发生并不能直接引发人们的议论,首先它要引起舆论主体的注意。 3. 在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中,权力机构与大众媒介对舆论形成的促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稍有偏差,后果严重。

4. 宝马撞人案反映了传统媒介失语和网络流亡

5. 网络话语主要在社会中下阶层中传播,而非主流舆论的受众则可能是文化水平和身份

地位较高的人群。

6. 广告宣传所制造的消费者舆论必然会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7. 曾创造性地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麦克卢汉指出:人体的延伸的

最后阶段是“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

8. 广告在定向控制中流动传播,从而对社会、对人们的行为能够产生“普遍的、隐蔽的

和强制的力量。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 结合实际谈谈,舆论的媒介形态在对社会舆论的反映、引导及舆论监督的具体运作中

还存在哪些问题?

(1)舆论媒介形态的歪曲

媒介舆论的主要功用是代表民意,监督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新闻传媒的职责是帮助大众形成高质量的舆论,并将其中包含的民意传达到社会各个方面,以实现公共利益。但当前一些传媒的作为却背离了自己的职责,传媒如此生产的“民意”反而侵犯、损害了公共利益。民意有着巨大的生产力,传媒生产民意应该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为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