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检索课后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现代文检索课后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118f44d5bbfd0a7856735b

⑩ 添加订阅:系统为读者提供了“添加订阅”栏目。 4. 试述超星移动图书馆的3种访问方式? 答:移动电话,其他手持设备,计算机 5. 试述手机下载电子书的流程?

答:1. 在手机上下载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客户端

a.调用手机中的扫描程序(如微信发现中的“扫一扫”),对准图 “超星移动图书馆二维码”扫描,根据手机系统选择Android或iPhone,手机自动下载安装客户端,(超星移动图书馆 版本6.1.1,大小24.7MB,2014年12月数据)。

b.或打开手机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m.5read.com”,进入“移动图书馆”网站,再点击右下方的“客户端,下载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客户端。

c.或在360手机助手中搜索下载。 2. 用借阅证账号和密码登录客户端 3. 扫描书面二维码完成电子书下载 4. 打开书架阅读已下载的电子图书阅读

6. 试述超星移动图书馆学术资源可检索哪些内容? 答:1. 图书检索及全文获取

2. 通过图书分类导航查找图书 3. 期刊检索及全文获取 4. 学位论文检索及全文获取

习题九

1. 试述学术论文的概念? 答: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科学总结,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等。 2. 试述论文基本要求?

答:1.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特征

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可推广应用的技术。

2.首创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

要求论文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3.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

它要求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致,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4. 有效性——是指文章的发表方式 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的学位论文;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 3. 试述论文的格式?

答:1. 章、节、条、款的编号

论文章、节、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2. 题名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它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

① 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② 论文题名用字中文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词, ③ 题名必须考虑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的特定信息。

④ 题名避免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3. 责任者

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 A.论文署名的目的:

① 为表明文责自负; ② 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

③ 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B.论文有单个作者和多个作者之分;

多个作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五作者; (科研成果等只认前五名)

第一作者是对研究工作或论文撰写贡献最大的作者,余者类推。

C.硕博士论文的责任者包括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

D.学术论文的责任者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以便读者联系。 4.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应包含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 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 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 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 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具体要求:

① 为了国际交流,应有外文摘要(多用英文)。 ②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学位论文不受字数的限制。)

③ 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④ 摘要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 5. 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那些出现在文献的标题、摘要以至正文中,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需要,从论文中选取出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作用:

用于表达论文主题信息; 关键词用于论文检索;

关键词与题名组成独立的信息资源。 关键词的要求:

① 关键词与题名的关系:题名中应有几个关键词; ② 关键词的数量:为3~8个。

③ 关键词排列: 第1关键词,论文所属学科名称; 第2关键词,成果名称; 第3关键词,所用方法名称; 第4关键词,研究对象;

第5,6关键词,便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名词。 6.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引论部分,交待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引言的要求:

① 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

② 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研究的目的、背景,应回顾前人相关的工作;应概述研究工作的原因;应阐明研究工作的新意;要与文内其他章节内容相呼应。 ③ 引言的文字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④ 引言的篇幅大小,短的不到100字,长的达700-1000字左右。 7. 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正文是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 正文的要求:

A.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反应。因此,要求正文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 B.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① 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② 正文应突出“新”字,以反映论文的首创性。 要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整个过程。

③ 论文层次分明,并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8. 结论

结论是通过实验、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是论文的最终总体结论。结论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成果。 结论的要求:

结论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② 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③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④ 要突出论文工作的创新与贡献;应当实事求是,客观真切。 ⑤ 结论是全文的总结,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⑥ 结论有很多的替代词(讨论,提示,展望)。 9. 致谢

致谢是对整个论文过程中给予过帮助的人或团体的谢意。 包括:

① 对曾经给予论文的选题、构思或撰写以指导或建议; ② 对考察或实验过程中做出某种贡献的人员;

③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④ 或给予过技术、信息、物质或经费帮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致以谢意。

除此之外的劳动可不必专门致谢。致谢一般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面,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全称是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 为什么要有文后参考文献? ① 能反应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② 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③ 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文献资料的出处,便于追溯文献来源和检索。

④ 为了规范文后参考文献并与国际接轨,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国家专门颁布了一项国家标准: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1. 附录

附录是论文的附件,不是必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不增加文献正文的篇幅和不影响正文主体内容叙述连贯性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论文中部分内容的详尽推导、演算、证明、仪器、装备或解释、说明,以及提供有关数据、曲线、照片或其他辅助资料如计算机的框图和程序软件等。附录与正文一样,编入连续页码。 4. 试述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答: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5. 参考文献著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意义:a.在论文涉及到已经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的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b.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

c.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以便追溯引文(原文)。

作用:① 体现科学的继承性,尊重知识产权; ② 精练文字, 缩短篇幅;

③ 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 ④ 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⑤ 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⑥ 促进科学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6. 写论文怎样避免抄袭和剽窃嫌疑? 答:1.避免直接的文字抄袭

当你一字不漏地使用某笔数据的语句时,请立刻停笔。 下一步该做的是:

①在文字前后打上引号,或是将引文作缩排处理;

②精确地誊录数据出处的文字(如果你想改变部分语句,需使用中括号和删节号,以注明变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