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2770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b

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学生自身因素

1、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林峰认为,近年来高校大幅扩招,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但少了外部压力与补课等辅助手段的他们必然学习吃力,甚至一蹶不振。

2、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高考阶段,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3、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

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

2、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

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厌学的误区:

1、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要改变大学里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事件能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2、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大学生厌学有多种原因,如家庭经济困难等,如果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好这些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学习和生活,如经常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4、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专家认为,学校不应单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区别对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5、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认同学校,形成归属感。如通过组织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最终靠这种校园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前者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后者的核心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动机只开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前者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联,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后者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的。

3、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前者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后者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

我们在教育中强调内部动机,但是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创设适度的疑难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3、科学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成功感和责任感

4、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任务难度适中最好。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并不真实。

健康定义:躯体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的特点:相对性、连续性、可逆性、动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状态良好、意志坚强、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能够适应环境、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

1. 心理学工作者者把20位学生随机分成2组,参加一个摸高试验比赛,看那一组摸得高。A组10位学生,不确定任何目标,由他们随意制定摸高的高度;B组10位学生则让他们参加一个摸高活动,并在每个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给他们制定出比赛的期望高度,如2.5米,2.6米等;然后,鼓励学生们力争达成目标。

(1)实验结束后,统计2组成绩,哪一组可能获胜?分析其获胜的原因。(5分)

(2)这个实验给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何在? (5分)

参考答案(1)B组可能获胜。因为合理的期望和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启示:高校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指导并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采用激励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

2.王乐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是比较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试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你认为应该怎样归因为好?(3)教师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1)不正确。他将考试失败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5分) (2)他应该把成绩不理想归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如不努力。从而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学习成功。(5分)

(2)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有助于教师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学生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作用。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5分)

五、论述题(15分)

为什么说,“创新精神可以培养,也可以被扼杀”?请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1)因为学生容易受到暗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当学生有创新意识萌芽时,教师的肯定或否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包括,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幻想等(联系实际)。

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内容?

答:艾宾浩斯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遗忘进程先快后慢,据此结果绘图,呈现出遗忘曲线。这表明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渐趋稳定的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表明了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了人类机械学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启示:1、必须记住的材料在学习后,要在第一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并及时安排以后的复习。2、积极寻找需要记忆的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高效率地完成必须做好的工作,拒绝死记硬背的办法。3、对那些看似独立的记忆材料可以通过编排故事等办法,通过联想帮助记忆。4、努力提高学习动力,使记忆材料成为学生学习中需要的感兴趣的材料。 2.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

答: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 3.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的成分有哪些?

答: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1.简评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答: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5.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段;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