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度高考语文病句试题汇编及其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6-2018年度高考语文病句试题汇编及其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2d148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b

-`

B成分残缺,缺宾语,“试图解开……的问题”。 C正确。 D语序不当,“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无论是在比赛现场,还是在天津”。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2.【答案】D

【考点】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A.出版社除了…外,图书营销…中途易辄 B.…的原因,仰赖的就是…重复赘余

C.“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主语不是观众,偷换主语。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3.【答案】(1)B (2)C (3)B

【考点】语句连贯(排序),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项经历航次搭配不当; C项经历了航次搭配不当; D项执行航次搭配不当, 故选B。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里……”,这是语境,句子要表达“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像迷宫”,“在这里……”在迷宫里,所以承接上面的应该是“迷宫”,排除BD。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紧跟“走进大洋一号……”比较好,排除A。 故选C。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第四个空根据语境选“再接再厉”,排除AC; 易如反掌和轻而易举都表示“事情容易办”;但易如反掌一般用于一些确实容易办到的事;用“反掌”的比喻;强调极其容易;它的容易程度超于“轻而易举”。在否定句中;强调事情很难办时。一般用“轻而易举”而不大用易如反掌。根据语境和语感,选“轻而易举”,排除AD。

故选B。

故答案为:(1)B (2)C (3)B

【点评】今年语言文字题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还是考查近义成语辨析、修改病句、补写句子。但是给一大段文字,三道题全在其中。补写句子也由主观变成了客观。看起来好做了,实际上错误不明显,迷惑性更大。

-`

4.【答案】(1)B (2)B (3)C

【考点】语句连贯(排序),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随波逐流是贬义词,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而随遇而安是褒义词,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全力以赴:是个褒义词 ,是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

娓娓动听: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健谈而且感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别吸引人。

根据词语“迁徒盛举”我们可以确定迁徙的规模巨大,第一空选用词语“波澜壮阔”,排除CD选项。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_”前句肯定,后句否定,可以确定第二空选用的词语应是“随遇而安”,排除选项A。

A项错误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的说法,介词“通过”不能同后面的“作为参照”搭配。

C项错误在于“辨析”不能同“方向”搭配,只能说“辨别方向”。 D项错误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和“辨识方向”的说法。 正确答案是B。

根据上下文“也会沿着”,“它们天生”及句式确定为主动句。 故答案为:(1)B; (2)B; (3)C。

【点评】此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近义成语辨析,需要明白每一个成语意思,适合的语境。可以用“排除法”做。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补写语句 此题考查补写语句。通读,根据上下语句内容和句式填写恰当句子。 5.【答案】(1)C (2)C (3)B

【考点】语言得体,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排除AB,

根据语言表达的简洁,可以排除D。 故选C。

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无疾而终,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照猫画虎: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根据语境意第一空应是戏曲的灭亡。排除BD,

根据语境意和成语意第二空应为功业巨大,永垂不朽。排除A。 故选C。

C项,关联词不当,排除C;

AD成分残缺“眼花缭乱”前应加“让人”或者“令人”,排除AD; 故选B。

故答案为:(1)C;(2)C;(3)B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强调了考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试题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主流价值观。

2015年~2017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解析

⒈【答案】D。

【解析】A项,句式杂糅,“根据……调查”“ ……调查显示”,两种说法保留一种;B项,语序不当,改为“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C项,搭配不当,“推动”和“受益”搭配不当,将“推动”改为“促使”。

⒉【答案】C。

【解析】A结构混乱,在“是”前加“今年”。 B成分残缺 ,删去“使得” D搭配不当,将“名额”改为“学生”。

⒊【答案】A。

【解析】B.结构混乱,删去“看”。C.成分残缺,删去“在”“上”。D.搭配不当,将“开创”改为“取得”。

⒋【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搭配不当,将“营造”改为“打造”;B项语义重复,删去“左右”;C项成分残缺,将“并”改为“该段”。

⒌【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将“工程”改为“运输工具”。B.不合逻辑,“留学生吟诵社”不是朗诵爱好者,在后面加“的社员”。D.成分残缺,在“生态乡”后加“构想”。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⒍【答案】B。

【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组成”。C表意不明,“这位”可以指“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家”。D.成分残缺,介词掩盖主语,删去“在”“中”。

7.【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西红门创业大街”与“启动”搭配不当;C项,偷换主语。“实时性”不能作后半句的主语,可在“是通过”前加“新媒体”;D项,结构混乱。删去“下”。

8.【答案】C。

【解析】A主宾不搭配;B成分残缺,“取消”后面缺相应的宾语;D一面对两面。前

-`

面是“强弱”,后面对以“雄厚”。

9.【答案】C。

【解析】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A项,成分残缺。“随着……使得”连用造成了主语残缺;B项,句式杂糅。“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或“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两个句子糅合成了一个句子;D项,“工作……交出了答卷”搭配不当。

10.【答案】A。

【解析】B项,不合逻辑。“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不是”优势”;C项,成分残缺。在“自救互救”后添加“的方法”;D项,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应改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11.【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商品”后加上“的不当行为”;C项,语序不当。“自从”应提至句首;D项,句式杂糅。应在“舞台设计”后面加上逗号,其后再加上“认为这二者”。

12.【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以围绕??为重点”杂糅;C项,结构混乱。应把“,形成最终方案”改为“形成的”;D项,偷换主语。“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的主语应该是“京剧”。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辨析语病的能力。A. 状语位置不当。“从现在到年底”调至“将”前。C.主客颠倒。应是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偷换主语,应该在“因加大惩处力度”前加“这部法律”。

14.【答案】B。

【解析】A前后主语不一致。可将“热情”改为“魅力”。C两面对一面,可改为“能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D“也不例外”表述不当,可改为“也会这样做”。

15.【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可在“上涨”后面加“难题”。B不合逻辑,一般先培养了兴趣,才会热爱并投身于某项运动。C搭配不当,“加强”与“精度”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提高”。

16.【答案】C。

【解析】A不合逻辑,删去“不得”。B“存在”缺少宾语,应在“报告书”后加“的现象”。D“维护”与“合理要求”搭配不当。应是维护合法权益,满足合理要求。

17.【答案】B。

【解析】A两面对一面,可在“的状况”前加“良好”。 C句式杂糅,可将“而对……被忽视”改为“而常常忽视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D“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表意不明,“身患重病”的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工人的女儿”。

18.【答案】B。

【解析】A句式杂糅,应为“是在……仰止堂举行的”或“会场设在……仰止堂”。C搭配不当,“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可以“整治”,但不能“引导”。D语序不当,应改为“四川首次”。

19.【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谓语动词“是”缺少主语,将“实施了”改为“实施的”还原主语即可。B不合逻辑,应把前者改为后者。C句式杂糅,“确保”和“为??奠定坚实基础”两种句式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