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2019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2.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2020学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2019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2.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34cf9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4

C.气候变暖 D.围湖造田 答案 A

解析 该省夏季氧气生产量降低,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面积减小。不合理砍伐造成的植被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故A项正确。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S~60°S向两侧递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臭氧总量与大气CO2浓度无关。

4.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答案 B

解析 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5~7题。

5.关于大气垂直分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对流层 B.②—电离层 C.③—平流层 D.④—臭氧层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为中间层,④为电离层。 6.鲍姆加特纳起跳时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跳下,39千米主要位于②层,由上题分析可知,②为平流层,故B项正确。

7.鲍姆加特纳在降落过程中,气温(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D.先升高再降低

C.先降低再升高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从39千米的平流层垂直跳下,主要经历平流层和对流层,结合图示温度变化可知,温度先降低再升高,故C项正确。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8~9题。

8.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答案 A

解析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飞机位于对流层,故A项正确。

9.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 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 D.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 B

解析 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故B项正确。

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答案 D

解析 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和月份,左侧纵坐标表示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气压,从图中可看出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A项错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B项错误;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高,C项错误;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D项正确。

11.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 A.0°~10°N

B.40°N~60°N

C.70°N~90°N D.60°N~80°N 答案 B

解析 北半球1月表示冬季,由图中可看出平流层底部40°N~60°N处气温最高,B项正确。

12.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