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436ad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2e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图中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第(2)题,沙洲的形成过程主要从沙的来源以及流水的沉积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图中PQ段位于河流上游,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携带泥沙量大。在QR段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第(3)题,材料显示该处盛行偏北风,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图中沙丘南侧为山地,受山地阻挡,风速减小,沙沉积形成沙丘。第(4)题,赞成主要结合R的位置分析建设的有利条件,如工程量、蓄水区域等;不赞成主要结合该地降水量,河流水量小,电站建设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答案:(1)PQ为峡谷,QR为宽谷。因素:岩石硬度、河流流速。

(2)PQ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4)赞同。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不赞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13.(3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Ω”,但在太行山崇山峻岭的峡谷中竟然也穿行着这种曲流。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图一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图二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

(1)推测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2)阐述镶嵌在太行山区峡谷中的曲流的形成过程。

(3)分析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几乎见不到曲流的人为原因。

答案:(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在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间保留。

(2)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形成曲流,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

(3)修筑防洪大堤,使曲流难以形成;对曲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以利于防洪和航运,使曲流难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