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53fff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7

第三章 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导线、水准复测:在正式开工前,用全站仪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补设;用水准仪复查增设水准点,复测高程。

2、恢复定线:根据设计线路坐标及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定出路线的控制桩并加以固定。

3、施工驻地已建成,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已全部进场并符合要求后。

4、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场,数量及设备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1)、测量放样

路基施工前,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以定出路基轮廓。在路堤坡脚外缘每隔20m一个桩,桩上注明桩号,定出路堤坡脚线。经过准确放样后,提供放样数据及图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施工段落的土样做下列试验项目:

(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 (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3)含水量试验 (4)密度试验 (5)相对密度试验 (6)土的击实试验

(7)土的强度试验(CBR值)

5

把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如所调查和试验的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符时,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场地清理: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的草皮和表土清除,清理至基岩面,按4%逆坡开挖台阶,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砍伐或移植清理。将树根全部挖除,清除的垃圾由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堆放区,场地清除完后视地基情况采用强夯或换填等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地基表层密度大于90%。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原则

施工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组织安排。 (1)、路基施工,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

(2)、冬季施工时,不安排路基填筑施工,雨季尽量不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做好防排水措施,填筑面横向设置3%左右流水坡度,路堤两侧做好排水沟及坡面防护。

(4)、对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严格管理,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冲刷边坡。 (5)、路堤基底及路堤每一层施工完成后,需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6)、路基压实机械:填土路堤的碾压机械采用激振力35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较大面积填土宜用平地机或较大功率推土机先行平整;填石路堤采用重型羊足碾(激振力40吨以上)或冲击夯式压路机先行碾压,随后用石渣等嵌缝填坑,再用激振力40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加压。 2、施工工序

路堤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运料→摊铺→大粒径石料破碎→采用细粒料填空隙→局部找平→碾压→局部空隙细料找平→碾压→检测→下一层施工。

6

第一节 高填方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路堤填筑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逐次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组织各项作业均衡进行,“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规化、标准化。

填方路基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压实方法、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

高填方路堤除按正常路堤施工工序施工外,还需采用强夯处理,起夯面的位置为原地面,每填筑4.5m~5m夯击一次。

1、施工前线填筑试验段。以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2、高填方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仔细对填方区进行现场勘查,掌握填方区地质情况,对于特殊地基,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按特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基底处理;对于一般原地面,先将原地面树木杂草及腐殖土清除,并疏干积水、晾晒、平整,原地面纵坡大于12%横坡陡于1:5的地段挖成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不大于2m的台阶,然后用压路机碾压或强夯机夯实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7

第二节 强夯施工

1、夯点布设:根据测量控制桩计算出场地纵横两向控制线的方位角,以控制桩之一为基准建立工程坐标系,工程坐标的从横轴分别与场地控制线平行。工程坐标建立时应按测量操作规程施工,并按测量复核制度进行复核。根据工程坐标与原坐标的关系计算出平面图中各点的工程坐标值,按设计要求全面布设夯点,布设成间距5m x 5m梅花形,同时做好点位点号记录。用白灰圈做好明显的标示,点位轴线用木桩标记,如需要点位可用红色塑料袋标示。强夯区域做好施工警戒,由专人巡视。

2、强夯法的强夯机型号、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点位置、处理范围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前根据设计的夯击能,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根据不同填料待试夯结束后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4、施工机械应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强夯锤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应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应对称设置若干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

5、夯前根据夯击能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沉量。

6、夯击时要注意安全:须有专人统一指挥机台作业,驾驶室必须加设防护罩,以防夯击施工中飞石伤人;起锤后现场人员必须远离10米以上并戴好安全帽,严禁在吊臂前站立。

7、强夯采用两遍点夯和一遍满夯施工,点夯采用跳跃式夯击,流水式作业,每点夯击不小于6击,尽量保证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满夯按锤印搭接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