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83795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d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

作者:任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4期

摘 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40年后回顾与总结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不仅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恩格斯在评价黑格尔哲学这一章中,分析了黑格尔乃至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作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讲述了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指出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

关键词:恩格斯;黑格尔哲学; 辩证法

作者简介:任莉,生于1985年,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 ,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写于1886年,19世纪80年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的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迅速,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已经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确立了统治地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派别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把德国古典哲学中一些学说改头换面,称之为“新哲学”《费尔巴哈论》正是出于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全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主要代表就是黑格尔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 一、黑格尔哲学的产生

黑格尔哲学产生于1848年革命的准备时期,“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1]他们是用资产阶级哲学取代了封建地主阶级哲学,哲学从为封建专制制度转化为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从为地主阶级辩护转化为为资产阶级服务。哲学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具有革命和保守的两重性。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家、唯物主义者,敢于去“同一切官方科学、同教会,常常也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要拿到国外,拿到荷兰或英国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着进巴士底狱”。而德国资产阶级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者: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则都“是一些教授,是一些由国家任命的青年的导师;他们的著作是公认的教科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