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一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一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b5578a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1

更多各科期末考试学习资料答案全套已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马克思主义怎么学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 资本主义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

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社会主义 4. 马克思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特点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 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哲学绪论

1. 哲学本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观、世界观,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 哲学结构

①哲学=自然观+社会观+认识论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

=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③唯物论=物质论+意识论+运动论+时空论 ④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几对范畴

=(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质变量变+肯定否定)+(原因结果+现象本质+形式内容+可能实现+必然偶然)

⑤唯物史观=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唯物主义的揭示社会的本质+结构+原因+规律+…… 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论+唯物论+辩证法+可知论 3. 哲学的基本问题(主干) ①哲学本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观、世界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②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主观=精神=意识 存在=客观=物质)。 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a)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本源,谁决定谁的问题,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卫衣标准,认为思维是世界本源,思维决定存在的是唯心主义,相反的是唯物主义(包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定义与基本思想)

(b)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或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否认识事物。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能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观点是可知论,相反是不可知论(包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定义与基本观点)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 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是精神,物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

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存在性)

1. 人类世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依赖于自然界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离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无法存在,人类社会实践无法进行

2. 人类取得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是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 判断“存在即是被感知”这一哲学观点。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1.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产物,主观感

觉是实物存在的根源

2. 它完全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颠倒了根源和派生物的关系

3.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根源、主观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原命题错误时说明理由的模式】 1. 解释原命题的含义 2. 说明原命题错在哪里

3. 说明本问题的正确观点是什么 四、世界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把世界万物划分为两部分:物质和意识;目的是论证唯物主义思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

①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③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①意识能动的反映世界

②意识通过实践能动的改造世界

③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人的生理机能 六、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只有在尊重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正确,才能越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c)违背客观规律不可能实现主观目的

2. 要尊重客观规律,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深藏于事物内部,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不能认识它 七、 世界的原因 1. 神学认为是神 2. 牛顿认为是上帝

3. 爱因斯坦认为是质和能的相互转化 4. 黑格尔和马克思认为是矛盾

八、 世界的规律 1. 对立与统一的规律

基本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有统一的两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斗争又统一,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或动力 2.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①二者相互区别

(a)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占主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矛盾 (b) 次要矛盾是在次要地位被支配的矛盾 ②二者相互联系

(a) 主要矛盾不一定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对实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 次要矛盾起影响作用

(c)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九、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理论①二者相互区别:(a)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有共性(b)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各有其特点

②二者相互联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a)共性存在与个性之中,绝对存在与相对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b)个性与特性也离不开共性与普遍性

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关系的具体应用(a)根据矛盾普遍性原理,各国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主义(b)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各国又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国情之路

※十、用内外因关系原理说明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意义。(理论+实际) 理论①内外因相互区别:(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依据(b)外因是实物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

②内外因相互联系:(a)内因是根据,事物变化对发展起决定作用(b)外因是条件,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影响作用

③二者相互转化(一定条件)

实际④内外因原理是我们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a)因为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的事业要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而不能依靠仅仅是外部条件(b)因为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的事业必须对外开放,而不能闭关自守 ※ 质变与量变规律基本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当量变突破事物的度时,

就发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① 二者相互区别:(a)质变是事物性质变化(b)量变是数量变化 ② 二者相互联系:(a)任何质变都要以量变作为基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量变

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肯定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否定两方面②事物发展总是由肯

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③不断否定使事物道路显现出波浪式而非直线式

※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本质和结构问题上的观点叫做唯物论,在世界原因、规律问题上的观

点叫辩证法

十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1.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① 辩证法用联系的方法与观点认识与处理问题

②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方法与观点认识与处理问题 2. 发展与静止 辩证法用发展,形而上学用静止 3. 矛盾与非矛盾 辩证法用矛盾,形而上学用非矛盾 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否定观的根本对立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是事物外在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线索(a)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旧事物的灭亡与新事物的产生,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b)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发扬又抛弃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人脑对外在事物的反映 二、认识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把认识划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 二者相互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a)感性认识是对事

物想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 二者相互联系:(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人的

认识不能停留在现象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② 实践是人认识发展的原因、动力。正是因为实践的需要与推动,认识才得以发展。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他东西都不能作为认识的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 四、认识的规律

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再到新的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五、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并以此说明对待马、列、毛的正确态度 理论①二者相互区别:(a)真理的绝对性是指每个真理都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事物的接近(b)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正确性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与深化 ②二者相互联系:(a)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b)决定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③ 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联系实际④马列毛是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所以既要坚持又要发展(a)因其具有真理的绝对性,所以我们坚持它(b)因其具有真理的相对性,所以我们发展它 六、判断“有用即真理”

【解释原命题含义】①本观点是实用主义真理观,它认为(a)是否是真理决定于是否对人类有用(b)是否有用是真理的标准

【指出错误在哪里】②它混淆了真与假的是非判断,同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判断,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正确观点】③正确观点:(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b)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本性与实践特点决定的(a)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探明是否符合,单在主观与客观范围内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把主观、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实践才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