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 第10章 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动物生理学 第10章 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3c20ad0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c

【正确答案】 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氧热价分别是 。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21.018.8和19.7kJ/L

【正确答案】 进食使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现象。人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自进食后约1h

始,延续7-8h),虽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生的热量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因此,在计算能量摄入时必须注意补充额外消耗的部分。

分)(2. specific dynamic effect 0

3. 某女子在基础状态下1小时耗氧量为1.5升, 其体表面积为1.5平方米,求她 的基础代谢率是多少?是否正常?

2

.h);呼吸商为0.82为157.8kJ/(m时, 1)备注:要求列出计算过程。2)正常BMR 。20.2kJ/L对

应的氧热价是(0分)

)))))))))). )))))))))

【正确答案】 通常用简略方法计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过程如下:

20.2*1.5=30.3kJ/h 1小时的产热量 (1)计算 30.3/1.5=201.8kJ/(m2.h) 2)计算基础代谢率 ( /157.8*100%=+27.8% (201.8-157.8)(3)与正常值比较

根据测算结果,该女子的BMR超出正常范围,属异常。

0分)4. 简述机体的发汗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机体的发汗过程主要受神经调节,为汗腺的反射型分泌活动。人的小汗腺在温

热性发汗中起主要作用,其支配神经为交感胆碱能纤维,发汗反射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中枢(中枢血液温度的局都能刺激出汗中枢的血液温度和来自皮肤等处的温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空气湿度和风速等多种因素影响。环境温度、部刺激起着主要作用)。发汗受劳动或运动强度、体热不易发散,汗液不易蒸发,环境温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湿度越大,肌肉活动强度越大,而风速小,汗液蒸发快,体热散失快,结果导致发汗速度减慢;导致出汗增多。此外,风速大, 发汗速度则加快。

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 【正确答案】 机体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 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人的体温调节有行为性调节(如增减衣着、使用降温或取暖设备等)和自主性调节两种方式, 前者是后者的补充,后者是前者即基础。体温调节以后者为主。-自主性体温调节为一种负反馈调节,其机制目前用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视前区)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尤其是热敏神经元起着与恒温器相似的调定点作下丘脑前部(PO/AH℃。当中枢温度超过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使散热大于产用,其正常阈值为37 热,通过发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活动使体温下降;反之,当中枢温度低于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减少,使产热大于散热,通过寒战、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及细胞代谢加强等活动,使体温回 升。

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应阈值升高,调定点上细菌等致病菌感染,由于致热原作用,使PO/AH℃℃)。因此,发热开始前先出现恶寒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39移(如上移至39℃水平。以上时才出现发汗等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维持在39由此可见,感染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并无障碍,而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才升高到发热水 平的。这与中暑时,体温升高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如发汗障碍)引起不同。

分)5. 试述人的体温是如何维持恒定的。致热原引起的发热的原因何在? (0

一. 8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

()的是温度最高列下内脏器官中, 1. × A 胰腺 肝 B C 肾 十二指肠 D E 直肠 )))))))))). )))))))))

【正确答案】 B

()周变化期体温节律性 2. × A 为12h 稍长于12h B

24h C 稍短于 D 为24h 24h E 稍长于 【正确答案】 E

()是劳动状态下主要产热器官人体在 3. × B 心 C 肝

D 骨骼肌 E 皮肤 【正确答案】 D

()部人体散热效率最高的体表位是 4. × A 头面部 躯干 B 四肢 C D 手掌

E 足跖 【正确答案】 C

()是部位的汗人体小腺分泌能力最强 ×5. 额部和腋部 A B 躯干和四肢 C 腋窝和外阴部 手背和足背 D E 手掌和足跖 B

【正确答案】 ()制可抑汗腺分泌的物质是 6. B 苯妥英纳 六烃季铵 C

D 十烃季铵 阿托品 E 【正确答案】 E

A 脑组织 纳洛酮 A × ()变过主调温节要是通改下的实一项现列哪体统环循系对 × 7. A 血液温度 皮肤血流量 B 心输出量 C 血流速度D 逆流交换速率E 【正确答案】 B )))))))))). )))))))))

()是能的具有整合功体温调节中枢中 8. × A 脊髓灰质侧角 脑干网状结构 B C 中脑中央灰质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 E 下丘脑后部 【正确答案】 D

. 二 题)分,共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

()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1.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 A B 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 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

℃左右 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 E 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正确答案】 B, C, D, E

() ×2. 生理性基础体温调节包括 A 改变皮肤血流量 B 发汗 寒战 C D 蜷曲身体 甲状腺分泌增多 E 【正确答案】 A, B, C, E

. 三 1断题判(每小题0分,共题)

() × 1.

四. 填空题(每空15分)

1.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尤其是_______;在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___________。

A 内脏 () ×

× B 肝脏 () () × C 骨骼肌

合问答题综 . 五

分)1. respiratory quotient,RQ (0

【正确答案】 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CO2/O2)。糖、蛋白 0.7。他们是计算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数据之一。、和、质和脂肪的呼吸商分别是1.00.8

(2. shivering

thermogenesis 0分)

)))))))))). )))))))))

【正确答案】 由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而产生体热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 时收缩,因而不做外功,但可产生大量热量以抵御寒冷环境,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分) (03. 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几个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以及温 度环境等。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 (1)肌肉活动 率。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能量代谢的增加同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

一般精神活动,对能量代谢影响不大,但在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烦恼、(2) 精神活动

产热恐惧或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肌紧张增强以及刺激代谢激素的释放增多等原因, 量可以显著增加。7-8小时开始,延续到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3)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小时左右),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就是食物的 特殊动力效应。三种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热的作用最强。℃的环境温度中最稳定。-30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环境温度 20℃(4)

℃一下时则显著增加,这与出现寒战、肌10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即开始增加,在℃时,代谢率又会显著增加,紧张增强以及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增多有关。当环境温度超过30 这主要与高温能使体内的生化反应速度加快,发汗机能旺盛和呼吸循环机能加强有关。

0分)4. 试述人的体温是如何维持恒定的。致热原引起的发

热的原因何在? (

【正确答案】 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机体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 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人的体温调节有行为性调节(如增减衣着、使用降温或取暖设备等)和自主性调节两种方式, 前者是后者的补充,后者是前者即基础。体温调节以后者为主。

-自主性体温调节为一种负反馈调节,其机制目前用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视前区)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尤其是热敏神经元起着与恒温器相似的调定点作下丘脑前部(PO/AH℃。当中枢温度超过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使散热大于产37用,其正常阈值为热,通过发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活动使体温下降;反之,当中枢温度低于此值时,热敏神经元放电减少,使产热大于散热,通过寒战、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及细胞代谢加强等活动,使体温回 升。 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应阈值升高,调定点上PO/AH细菌等致病菌感染,由于致热原作用,使℃39℃)。因此,发热开始前先出现恶寒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移(如上移至39℃水平。以上时才出现发汗等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维持在39由此可见,感染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并无障碍,而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才升高到发热水 平的。这与中暑时,体温升高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如发汗障碍)引起不同。

5. 人在剧烈运

动时,如何维持体温平衡? (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