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练习答案(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练习答案(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47f7ca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8

3. G 通信协议 4. H 接口 5. B 数据链路层 6. F 网络层

7. D 传输层 8. C 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 1D 2A 3B 4C 三.判断对错。 1 N 2 N 3 N 4N 5N 四.问答题。

1.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好处?

答: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2灵活性好3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3.ISO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网络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连接;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 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

OSI环境:即是它描述的范围,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 5. 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OSI环境下数据传输过程:当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当表示层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输到会话层。然后传输到传输层,收到数据报头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了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为报文。传输层的报文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长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了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称

为分组。跟着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称为帧。最后传送到物理层,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

6. 试说明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答:报头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号,使得该层以下即使没有维护顺序关系,目标机器的对应层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递交信息,在有的层上,头部还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

7. 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 不同点:

(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

(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

(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

8. 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a.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络中。 C.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所有网络设备在Internet中都有唯一的地址。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9.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1都是分层的

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

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 不同点:

(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

(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

(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 (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

10. Internet技术文档主要有哪二种形式?为什么说RFC文档对从事网络技术 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是重要的?如果需要有关IP协议的RFC791文档, 知道如何去查找吗?

答:因特网草案和RFC文档;因为RFC文档是从事网络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获得技术发展状况与动态重要信息的来源之一;可以输入网

址:http://www.ietf.org/rfc.html, 然后在提示的位置输入RFC文档的编号791即可,或者可从RFC Editor的站点或全球的几个镜象站点得到。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K 2.I 3.O 4.G 5.B 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