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05a5fb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9

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写为“岸”;“铄”“销”的意思都是“熔化”,易误写为“烁”“消”。

4.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考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以上三句中,“教”容易误写成与之同义的“叫”,“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

5.注意具体语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①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第①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然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就可能想当然地把“愿”写成“怨”;第②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第③句如果不联系“晴空”“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

6.注意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例如: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以上这四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春色满园”写成“满园春色”,“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歌诗”写成“诗歌”,“孤帆一片”写成“一片孤帆”。

二、关注名句名篇中关键字的字形书写

默写名句名篇最大的问题不是背不出,而是写错别字。为此,考生在背诵过程中必须加强关键字的书写,因为这些关键字往往是命题者有意考查的。

1.关键字的确认 示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以为轮,其曲中规。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为什么加框的字是关键字呢?因为它们反映了命题及默写的特点和规律。 (1)易写同音别字。如“致”“至”。

(2)易写通假错字。有时通假本字与通假字易混淆。如“(煣)”“有(又)”“暴(曝)”“知(智)”“生(性)”等。

(3)易写错冷僻难写字。如“驽”“螯”等。 (4)易丢掉语助词或混淆语助词。如“矣”“也”等。

(5)需要强化成语记忆。成语是中华语言瑰宝,凡是必背篇目中含有成语的句子都很重要。如上文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关键字的记忆与书写 (1)领悟含意

对每一条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意,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更应适当点拨。如:“扪(mén,摸)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圈点强记

对名句名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

(3)边诵边写

考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查背诵,还要抽查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

考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

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3.答默写题的临场技巧

(1)提前先做。如果中间一时卡壳,不要在那里搜肠刮肚地想,那样会浪费时间。可以先将其搁置一旁,继续做其他的题目“预热”,也许就能想起来了,因此,此类题目要提前先做。

(2)看清要求。如命题是“任选3个小题”,答题时应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三题就够了,不能全做。

答题时,除注意关键字的书写外,最好使用楷体书写,因为笔画太潦草,阅卷老师易误判。如“夭”与“天”、“日”与“曰”,易辨认不清。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做“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遗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定风波》下阕描写雨过天晴语意双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用景物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瑾《满江红》中写“英雄”到了走投无路之时,必然是正经历着种种苦难折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第(2)句中的“芰”易错,第(3)句中的“呕哑”较难写。

【答案】 (1)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英雄末路当磨折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从空间和时间上表现自己客居他乡,多病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一诗中写深秋的白露凝结成霜时,主人公顺流而下追随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中的“常”不能写作“长”,第(3)句中的“菌”较难写,第(2)句中的“溯”易错。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3)朝菌不知晦朔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导学号:76082074】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助神话和通过描写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来写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中的“畔”易错,第(2)句中的“也”易漏写,第(3)句中的“之”也易漏写。

【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记·虽有嘉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诠释了即便是“嘉肴”如果“弗食”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解析】 第(1)句中的“弦”易错,第(2)句中的“己”易错,第(3)句中的“也”不能漏写。

【答案】 (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不知其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