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心理学史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135e17f18583d04964592e

弱。

前者是说学习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够完成,后者是说对成功学习的奖赏或惩罚可以增强学习的成效,其中奖赏比惩罚效果更好。 3.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一独立的学科

(1)他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认为学习效果的迁移是由于前后活动中存在着共同因素引起的;

(2)在对成年人学习的研究中,发现25~40岁之间学习能力并不下降,从而否定了25岁后学习能力开始下降的传统结论;

(3)对学科心理学如算术、代数等,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设计了一些心理与教育测验,对推动心理测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4)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经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开始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新的交叉性应用学科。 伍德沃斯的主要观点

◆对心理学对象与方法的阐述

第一,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包括意识和行为两个方面;

第二,主张采用客观观察与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而用内省的方法研究人的意识。 ◆把动力心理学思想引入机能心理学

认为人的活动包括内驱力(drive)和机制(mechnism)两种成分 内驱力是行为的发动者,回答行为的“为什么”问题

机制是行为实现的条件或途径,回答行为的“怎样”问题;

两者的联系在于,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机制是使内驱力获得满足 的外在行为方式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如饥饿这种内驱力可以转化为求食机制, 求食机制也可以转化为求食的动力;根据这一思想,传统的刺激反应

公式即S—R,也就变成了S—O—R,O代表有机体的内在条件即内驱力。 ◆关于心身关系的看法

主张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的科学描述,而不是两种平行的过程; 心理学描述的是较大的方面,生理学描述的是较细的环节,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章十一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 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 行为主义的产生是美国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二.哲学背景

尽管华生反对哲学、拒绝以任何形式的哲学作为自己理论的哲学基础。但实际上,他的行为主义却有着深刻的哲学渊源。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想都对其行为主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自然科学背景

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

主张采用条件反射等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反对内省主义。

四.心理学背景

? 行为主义的产生虽受美国当时的社会、哲学、神经生理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其产生的内因。

(一)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一直把意识作为其研究对象。但意识心理学在解决美国社会当时所

面临的许多问题时,这种危机必然导致心理学家开始从另一极来展开研究,实现心理学从研究意识到研究行为的转向。华生则顺应了心理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创立了行为主义这一新的心理学流派,实现了心理学的行为主义革命。 (二)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华生本人正是借助于在动物心理研究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观念和方法而建立起其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体系。

(三)机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 机能主义本身并不是客观心理学,其创始人杜威和安吉尔都在心理学内部保留了意识,

但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已远离了那种纯粹的意识心理学。卡特尔则公开表示对内省的不满,主张“心理学应把注意力集中于行为而不是集中于意识”(华生,1998,p4),从而导致了一种客观的机能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为华生的行为主义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客观主义;2.以S-R的术语来解释行为;3.强调联结主义;4.外周论5.环境决定论 新行为主义特点

1.强调S-R之间的中介变量;2.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3.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行为主义心理学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存在鲜明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承认外界刺激的存在,主张采用客观方法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是其唯物主义倾向的体现;而取消意识问题研究,试图用刺激——反应的简单公式来说明一切心理现象,则是其机械性的集中体现。所以机械性加上唯物主义,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基本的特征。

二是以一种新潮流的方式轰动西方世界。行为主义在1913年正式举起自己的旗帜之后,不仅在美国吸引了大批心理学工作者的眼球,而且波及到其他许多学科,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潮流,因而赢得心理学中“第一势力”的美誉 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1. 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行为

华生把人的反应区分为四种:①明显的遗传反应;②潜在的遗传反应;③明显的习惯反应;④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等。从而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而不留下任何所谓精神的因素。 2. 对心理学性质和任务的阐述

强调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否则便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心理学的任务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既能根据已知刺激预测可能发生的行为反应,也能根据已知反应有效地判断刺激的性质。

3. 强调采用客观方法进行研究。在对内省法进行激烈批评的基础上,主张在行为研究中大

力采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和社会实验法,以便使心理学的研究

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且使不同的研究人员可以相互验证和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 4. 关于某些具体问题的看法

本能论--强调后天学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尤其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决定意义,成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

思维论—

情绪论--在华生看来,各种脏腑及其他肌肉的活动就是情绪,情绪就是脏腑以及其他肌肉的活动。华生提出有三种情绪是属于人类原始或基本的情绪: 怒(rage) 、惧(fear) 和爱(love) 。

习惯论--习惯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复杂习惯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提出任何明确的动作,或外显或内隐,凡不属于遗传范畴的,都必须看成是一个习惯;

人格论--人格是可改变的。幼年和少年是个体形成各种习惯系统的时期,也是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人长到13岁以后,其习惯系统基本上已经定型. 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人格改变的程度也就越高。

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

5. 关于行为思想在社会应用的主张

认为广告心理学必须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充分认识商品中所蕴涵的情绪价值,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主张通过惩罚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来消除原有的不良行为,通过改变环境来治疗病态人格,也就是用新的习惯系统代替旧的紊乱的习惯系统;

强调从培养积极反应和改变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帮助那些在抑郁中产生过自杀念头的人,即提倡预防自杀的“环境治愈法” 。 评价

贡献:促进了心理学走上客观化道路;扩大了心理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 批评:全盘否定意识和本能,贬低生理和遗传的作用以及脑和神经中枢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章十二

1.新行为主义背景 1.心理学的背景

(1)早期的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的内部因素,把意识和心理还原为行为,又把行为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刺激和反应最终又被归结为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这种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倾向受到大部分心理学家的批评。(2)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视 是导致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又一原因。美国心理学深受进化论的影响。 2.哲学背景

(1)新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间接证实原则影响了新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早期行为主义受到实证主义观点的影响,强调直接的经验证实,即强调可观察行为的研究,这种观点导致行为主义忽视有机体的内部因素。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而间接证实的命题也是可以接受的。

(2) 在哲学方面,新行为主义的兴起受到操作主义 的影响。操作主义认为,任何科学发现和理论概念的效度依赖于达到那个发现的操作的效度。任何概念都只是一组操作,概念与相应的那一组操作是同义语 。

新行为主义特征

新行为主义保留了早期行为主义以行为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 (1)依据行为主义立场解释传统的意识现象

? 承认意识经验的作用

? 重视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

? 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

? 用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的行为公式来修正早期简单化的刺激—反应(2)

(S—R)公式

采用块状概念对行为进行整体性的分析

新行为主义在对行为进行分析时,更多地使用块状概念,把行为当做较大的整体来看待,而不像华生那样强调行为的具体分析。这一特征显然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有关。

(3)通过操作分析方法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新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或多或少地可以

看到操作主义的痕迹。

2.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

(1)对整体行为及其目的性的阐述.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他绝对是个行为主义者。所有的行为都是指向某种目的的.行为的目的性可以用客观的行为术语来加以界定,而不必求助于内省或求助于主观感受的报告。 整体行为的四个特征:指向一定的目的。利用环境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认知)。优先选择易于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最小努力原则)。具有可受教育的特征

(2)关于中介变量的解释。托尔曼把中介变量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需求变量,主要是驱力和动机等,另一类是认知变量,指知觉、回忆和技能等等。认知变量决定行为的知识和能力、行为的方向;需求变量发动行为,决定着行为的动力。 (3)

提出了学习的认知理论——符号学习论

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有机体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根据指向目标的一些符号,认识到达到目标的途径,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组织,即认知地图, 或称为“符号格式塔”。 托尔曼提出期待、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来支持他的符号学习理论。 评价

1.托尔曼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是他不是华生式的行为主义者。他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与认知特性,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改变了行为主义忽视人的内部因素的错误倾向。他的认知理论对现代的认知心理学产生影响,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2. 但是托尔曼的基本立场是行为主义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是操作主义的。他是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白鼠实验上。以动物的行为推论人的行为,显然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而大部分新行为主义者都具有这种特征。

3.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1. 机械主义精神。赫尔用机械术语描述了他的行为主义和人性的图像。他把人的行为看作是自动的,认为行为的语言可以还原为物理学的语言。

2. 客观主义方法论与数量化

赫尔的机械、还原、客观的行为主义清楚的规定了他的研究方法。首先,这些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此外,它们应该是数量化的,行为定律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达的。在1943年出版的《行为原理》一书中,赫尔解释了怎样建立一个数学方法界定的心理学。 赫尔提出了四种他认为对科学研究有用的方法。其中三种已经在广泛使用了,这就是简单观察、系统控制观察和假设的实验检验。赫尔所提出的第4种方法是假设---演绎法。 3.行为公式

赫尔认为把行为归结为S---R过于简单,他认为外部刺激S激发了感觉神经冲动,当外部刺激停止以后,这些感觉神经冲动仍然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可以从假定有所谓的刺激痕迹s的存在,当感觉神经冲动传入以后,又引起运动神经反应r,导致了一个外部反应R,因此行为公式可以改写为S--s--r--R。但是行为很少是一个刺激所引起,实际上行为是多种刺激同时作用的结果。多种刺激同与之相关的刺激痕迹共同决定了行为的产生。

赫尔的行为公式从整体上讲并没有超出S--R公式的圈子。因为刺激痕迹和神经反应只是一种生理的中介物,并不包含任何心理因素。而且把行为的决定因素看成是生理的,无疑犯了还原论的错误。 4.内驱力

由于一定的心理状态一般有多种原因和多种结果,因而赫尔认为有必要公设一些中介变量介于行为的因果之间。尽管无从观测这些中介变量,但赫尔认为可以从有机体以前的行为和一组现在的反应中推论出来。如公设渴的内驱力为一个中介变量,由经验我们知道,有几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