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白话本(整理压缩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白话本(整理压缩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32aab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d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白话本

玄奘大师,俗姓陈,是河南陈留地方(今偃师县)陈慧的第四个儿子,单名一个袆字。他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西元六○二年)。

他的祖先,是汉朝太丘仲弓的后裔,曾祖父陈钦、祖父陈康,都做过大官,他的父亲也是很有学问的人,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节志。

奘师幼年就具有高尚的品格,聪明而有悟性,他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不一样,特别喜欢看书。虽然年纪小看不懂,但是常常会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陈慧没有想到这个小儿子这么聪明,于是也乐得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到了七、八岁时,奘师已经跟着父亲读了不少书。

八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教他读孝经。有一天,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奘师忽然整衣而起,他父亲问他为何起立?他说:“曾子闻师命而避席,我做儿子的今奉慈命,又怎么可以坐着不动呢!”陈慧听了很高兴,知道他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更加认真的教他,不但教他孝经,还有其他的经典,也都仔细教给他。 有一次,奘师忽然询问父亲:“爹,何谓正?”

“正,就是不歪,不倾斜啊!”陈慧以为奘师只是随便问问,便以轻松的口吻回答他。 “我不是问这个,我是说:要怎样心才称的上正?”“心要走正道,就正。” 陈慧故意说得很深,原以为小儿子不会听懂,但谁料奘师竟又接着问: “正道是什么,要怎么走呢?”

“正道就是古圣人们所走过的路,他们都会走,当然你也会走了。” 好,我也要走圣人们走过的路。”奘师自己对自己说。

自此以后,奘师在父亲的薰习教导下,崇尚古圣先贤,如果不是雅正的典籍,他就不看;不是圣哲的风度,就不学习。奘师求学问,少有领悟,便立即去实行,这是他的特长处。同时,因为其不喜结交爱嬉戏的童友,更不好逛游街市,因此即使门外锣鼓喧哗,百戏杂陈,士女云集,热闹非常,他也能毫不动心,一心用功在书本上,埋首攻读。因此,他学通了很多经籍。

奘师从小就有很好的修养,平常总是用着温和的颜色对待人,做事淳厚朴实而谨慎。这些,都是他日后成为一个伟人的基本条件。

【1.1.2随兄诣寺(洛阳净土寺)(611年,10岁)】=>《慈恩》

奘师的父亲陈慧自从辞官回家后,因为经济来源没有着落,加上自己不谙耕种,因此生活日益困苦。那时候奘师的二哥陈素,一方面因为崇尚佛学,另一方面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便离家到东都洛阳的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号长捷。 奘师十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长捷法师从洛阳赶回奔丧,见到母亲,二人相拥而泣。办完父亲的丧事以后,长捷法师对母亲说:“小弟自幼聪明过人,很喜欢读书,现在父亲去世,家里再没有人能教育他,不如让他跟我到净土寺去住吧。”这是奘师接触佛教的开始。

长捷法师,不但法相庄严,而且通达教理,善于讲经说法。此时奘师虽然刚满十岁,但因跟随二哥一起住在净土寺,早晚诵习佛经,时时得到佛法的薰陶,奠定了日后出家与佛学的根基。 【1.1.3破例准度】=>《慈恩》=>《行状》

奘师十三岁时,正值炀帝下诏,要在洛阳招考,剃度二十七人出家为僧。

为什么出家还需要皇帝下诏许可呢?原来在隋文帝的时候,曾经准许百姓自由出家当和尚。但谁知道,这个德政却引来了大问题,起因是那时候的出家人可以不当兵,也不必缴税。于是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兵役赋税,都出家去了。最高记录,曾经有一年之中,五十万人出家当了和尚。由于有太多人假冒出家,于是到了隋炀帝时,朝廷又禁止百姓出家当和尚。从此以后,想出家,必须由皇帝下诏,地方奉敕,并且经过考试,有一定的名额。 奘师因年幼不能应试,被摒于公门之外。这时负责度僧的大理卿郑善果见他徘徊不去,便好奇地问他:“为何在此徘徊?是想要出家吗?”

奘师立即回答说:“是的,可是我二哥说我年纪太小....。” “你为什么想要出家?”大理卿追问。

“为了继承如来的志业,将遗教发扬光大。”

大理卿听了这几句话,深受感动,为了嘉奖奘师的大志,破例特准录取了他。事后他对属下说:“研读佛经不是难事,具有高远风骨的人才是难得。将来他必成为佛门龙象。” 奘师出家以后,继续与他二哥同住在净土寺。 【1.1.4声名初扬】=>《慈恩》=>《行状》

奘师在净土寺时,用功特勤,曾听讲“涅盘经”于慧景法师座下,奘师好学不倦,甚至废寝忘食。又随慧严法师学“摄大

1

乘论”,更爱好逾常,师听过一遍后,再阅览一遍,便过目不忘。大家对他的才智,都很惊异,于是只要遇到不了解的地方,都跑去请教奘师。甚至不久以后,只要大家在课堂上有听不明白的,下课后,就请奘师到讲台上,帮大家再讲一遍。

“玄奘师兄,谢谢你,听你讲过以后,我们都明白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感谢玄奘说。他们觉得奘师讲的比法师讲的容易明白多了。

于是玄奘的声名传遍了洛阳,不管有无学佛,大家都知道玄奘这个小和尚的大名。

这时玄奘大师才十三岁。负责度僧的大理卿郑善果,当初在考试时,曾称赞奘师风骨难得,并说“若度此子,将来必为释门伟器”等语,如今看来,郑卿的说,果非虚言。 【1.1.5避乱离邑】=>《慈恩》=>《行状》

隋朝末年,隋炀帝耽于逸乐,不管百姓死活,结果造成百姓群起反抗,到处都有叛乱发生,就连首都长安与河南洛阳也因为战火的洗礼,而尸骸遍野。当时的玄奘虽然年幼,但也看得出时局的纷乱与不安,眼见洛阳的衣冠仪礼尽失,几乎快成了贼寇的巢穴,就与二哥商量,他说:

“二哥,看来我们得离开家乡了!天下这么乱,我们不能留在这里等死。” “可是我们还有哪里可以去呢?”长捷法师问。

“听说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攻占长安了,他一向很爱护百姓,受到百姓欢迎,也许我们可以投奔到那里。”奘师分析说。 于是奘师离开净土寺,与长捷法师奔向长安。一路上只见白骨交衢,烟火断绝,兵荒马乱,难民似潮拥一般。 【1.1.6游蜀受业(长安庄严寺~四川)(618年,17岁)】=>《慈恩》=>《行状》

奘师与兄到了长安以后,见到李渊的军队非常有纪律,对百姓秋毫无犯,心里感到非常高兴,直以为自己来对了地方。可是等到他在庄严寺挂单一段日子以后,就大失所望了!因为他发现整座长安城,连一个研究佛学的讲座也没有,而且,佛学经典的收藏也比不上洛阳。他心里想,留在这里又不能研究佛法,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于是再与二哥商量,准备离去。可是长捷法师却劝他说:

“大唐刚刚建国,重武轻文是必然的事情。再说天下这么乱,在我们无法确定哪个地方比长安好以前,就先暂时住下,等时局稳定一点,再做打算吧!”

奘师无奈,只得接受了建议,先暂时住下来。这时是西元六一八年。

在庄严寺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奘师发现许多寺里的师父陆续离开,也不知道是何原因,于是便向人询问。 “什么,你不知道吗?空、景两位法师已经到四川去了,有许多人也跟着去了。”

于是长捷法师这才想起了隋炀帝曾在东都,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去居住的事。那里曾经法将如林,大德高僧齐聚一堂,但因隋末国乱,供养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师转游驻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亦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阳,成为当时全国佛法的研究中心了。于是奘师又与兄商量说:“这里没有佛法,怎能虚度时光呢!”于是兄弟两人离开长安,经子午谷而入汉川受业。

【1.1.7二十受具(四川成都)(622年,21岁)】=>《慈恩》=>《行状》

到了四川以后,奘师兄弟二人先跟随空、景两位法师学习佛法,不久又转至成都,才发现当地的佛学研究风气更盛,于是很高兴地在空慧寺住了下来。

这段期间,奘师非常珍重光阴,到处听法,励精求法,从不间断懈怠。遇有闲暇时间,亦是埋首于藏经楼研究经典。于是在二、三年间,奘师便已通达了解各宗经论,并受到各地佛门高僧与一般人士的推崇。当时在成都教授佛法的人很多,讲座之下,常有数百人。而奘师年纪虽轻,但见解独到,不在诸僧之下,于是各地闻风而钦望前来的人,也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奘师之兄,也常设讲筵,演涅盘经、摄大乘论、阿毗昙等,尤擅长老庄之学,为蜀人所钦慕。兄弟两人,懿业清规,芳声雅质,大可与东林慧远、慧持两师昆仲先后媲美,一时之间,在成都传为美谈。

至武德五年时,奘师年满二十,于成都受具足戒,结夏学律。没多久,便将戒律中的五篇七聚(戒律的分篇类聚是说明其罪性及结成的因果等)都一一穷研既尽。

【1.2访名师精进无懈】=>《慈恩》=>《行状》 【1.2.1泛舟三峡(至荆州天皇寺)(624年,23岁)】

玄奘大师受了具足戒后,正式成为出家比丘。出家后的奘师更加认真努力,成都附近各道场,他几乎都走访过;寺中的经典,也通通读完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佛学造诣高深的比丘。他想要进一步再求学业,却发现四川已经没有可以让他师法与学习的地方,他心里想:“四川这地方,虽然可以修道,但是经典却很缺乏,实在是一件憾事。听说此时的长安已经安定,有许多的经典又可以阅读了。”(原来在战争时,有许多的经典都被收藏起来。等到天下太平以后,这些经典才又开放供人阅读。)

于是奘师再度兴起回长安的念头。他与兄商议,但不被允许,因为按照当时僧侣的管理办法,他是不能随意离开成都的,这使得奘师十分苦恼。

2

“不让我离开,那我就只好偷跑了。”奘师顾不了法律上的限制,决意要离开四川。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个好方法,那便是与商人结伴,偷偷离开成都。于是他向二哥辞行,躲入商船,顺流而下,沿途经过许多急流,穿过长江三峡以后,很快地就到了湖北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天皇寺。

天皇寺里的法师一听是玄奘法师光临,都热诚接待,因为他们早已听闻奘师的大名,知道他的佛学造诣高深,连一些年高的大德也自叹弗如。

他们特别为奘师设下道场,请奘师主持讲座,为大家讲授经典。奘师一共为他们讲了《摄大乘论》及《阿毗昙论》,从夏至冬,各得三遍。

【1.2.2不取嚫施】=>《慈恩》

玄奘法师在天皇寺讲经的消息一经传出以后,引起全城轰动,不只是各寺的佛门人士,就连汉阳王李瑰也亲自率领一批官吏和僧侣前来听讲。一时之间,道俗各界前来请益问法的人,络绎不绝于途。玄奘法师对于前来问法之人,均一一为他们解答疑难,善巧譬喻,应对自如,使问者无不心悦意服。其中有深刻领悟的,甚至当场感动落泪,相见恨晚。 总而言之,奘师这次在天皇寺的讲课是非常成功的,所有的人都对奘师的学识与德行称赞有加。汉阳王为了感谢奘师,特别准备了许多财物供养奘师,加上来自各界的嚫施,一时堆积如山。虽然如此,奘师却一介不取,全部供养天皇寺的常住。

【1.2.3亲近大德(河南、河北)】=>《慈恩》=>《行状》 玄奘大师在荆州讲完后,又北游继续寻师访道。 首先来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寻得高僧慧休法师,向他学习《杂心摄论》,前后只花了八个月时间。慧休法师忍不住称赞奘师说:

“玄奘法师的才学真是少见得很,他的领悟力,恐怕也没有人比得上。”

其实奘师自小便智慧过人,阅读经典,只经一遍,无不尽晓。再加上奘师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虽然有些人学了很久,甚或上了年纪,依然赶不上他。奘师对学问之道,善于将深奥的理论,伏藏的玄妙,阐发出来,这点尤其是别人所比不上的。

离开相州以后,奘师继续北上,来到赵州(今河北省赵县)拜谒道深法师,跟他学俱舍论,整整花了十个月的时间,才拜谢而去。

二十三岁的时候,奘师又重回久别的长安。此时战争早已结束,长安再度成为研究佛法的重镇。当时长安有法常、僧辩两位大德,都是精通大小二乘及戒定慧三学的高僧,也是京城的法匠,为道俗四众所共同宗仰。奘师虽然研究过大小乘佛经,也讲过摄大乘论,但是自己仍觉得有疑问,因此决定继续向二位大师求学。

“玄奘学得真快,理解力已经到了一点就通的地步。”两位大师不约而同的称赞玄奘,并且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还说: “你真是佛门的千里驹,将来佛教的大力弘扬就全靠你了。可惜我们都已老迈,无法亲眼见到你的成就。” 从此以后,年轻的奘师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1.2.4结侣陈表】=>《慈恩》=>《行状》

奘师遍谒诸师,饱餐法味后,发现每位法师对佛法的见解不一,其中虽然各有所专,仍不免与圣典有所出入;到底谁是谁非,孰正孰邪,实在难以取舍。再说佛陀说法四十几年,所演经论何止百千,但由梵文译成华语的毕竟不多;况且华梵翻译之间,错误在所难免;加上中印交通不便,往返不易,中途散失或残缺不全,以致产生经文不连接的亦所多有,想要冰释群疑,辨别真伪,使中国的佛法更加完善,奘师认为只有精通梵文,亲赴印度取经不可。于是便发愿西游取,以释疑惑。

当年由中国到印度,不论是水路或陆路都是艰险万分,为了到印度求法而死在中途的僧人,不知道有多少。然而奘师想到过去法显、智严等大师都能不避艰难,不顾生死,为了导利群生而西行求法,为何自己不能?让前贤专美,又岂是大丈夫的行为?于是更坚定了西游的决心。不久,结合道侣数人,陈表上奏皇帝,要求出国去印度留学,可惜未被朝廷批准。

“不准就算了,再等机会吧!”奘师的朋友丧气的说。

可是奘师不死心,又再度单独向朝廷提出申请,结果仍然不准。 “不准!那我就偷偷出关。”玄奘为了求经,已顾不了这么多了。 “后果很严重的!”朋友们警告他说。 “菩萨会保佑我的。”玄奘说。

于是奘师一面准备计划出发的路线,和筹集路费,另外还每天在寺中,向菩萨礼拜,表明自己求经的心愿,请求菩萨保佑一路顺利。(其实,早在玄奘大师出生之前,他的母亲就曾经梦见身着白衣西去求法,这也可以说是法师西游的先兆。)

【1.2.5夜梦宝山】=>《慈恩》=>《行状》

一天夜里,奘师在梦中,忽见大海中有一宝山,发出闪闪光芒。可是环顾四周,只见海中波涛汹涌,并无船筏可供过

3

渡。为了登上宝山一探究竟,奘师鼓起勇气跃身入海,只见海中忽然涌出许多石莲花,一直从岸边连到山脚。奘师踩着石莲花,不久即至山下。但山峻峭不可攀登,奘师便试着踊身自腾,没想到竟扶摇直上,一下到了山顶。此时奘师并没有寻找金银宝石,只是觉得站在高处眺望,感觉非常美妙。可是不料美妙的感觉才刚出现,他就从梦中醒来。 “这一定是菩萨在暗示我,要我勇往直前。”奘师做了这个梦以后,更加的坚定决心,决定不管任何困难,都要西游取经。

【1.3继法显立志西行(629年,28岁)】=>《慈恩》=>《行状》 【1.3.1西域闻名(凉洲)】 景观浏览:

长安:今陕西西安,是玄奘丝路行的起点,图为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图片来源:田中淡、庄伯和等《中国名山古刹》,雄狮美术,1981。)

秦州:今甘肃天水,图为天水麦积山石窟(隋~初唐)(图片来源:田中淡、庄伯和等《中国名山古刹》,雄狮美术,1981)。 兰州:今甘肃兰州,图为兰州市黄河铁桥。(图片来源:周芬娜《MOOK自游自在--丝路》,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凉州:今甘肃武威,图为武威雷台出土的马踏飞燕,是罕见的艺术品(图片来源:车慕奇等《丝路》宏观文化,1995)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一带遭受天灾,灾民无以维生,朝廷只好下诏准许百姓自由前往他地谋生。奘师于是趁这个机会躲在难民群中,离开长安,踏上旅途。

其时恰巧有一位秦州僧孝达,在京城学涅盘经,功毕返乡,奘师便偕孝达同行。

两人同时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停住一宿。隔日又遇去兰州(今甘肃兰州)的同伴,于是又随行到了兰州。在兰州时,巧遇客商解送官马回凉州(今甘肃武威),于是又跟着到了凉州,这一路可说非常顺利。

凉洲是河西的都会,连接西域各国,是通往张掖、酒泉、敦煌的门户,商业发达,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因为凉州僧俗二界慕名敦请,奘师就为他们开讲摄大乘论及涅盘、般若二经,在凉州停留一个多月期间,不少西域各国的商人,也来听闻佛法,顶礼赞叹,纷纷皈依,不是供养珍宝法物,就是布施金银财帛,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分别向他们的君王宣扬奘师的德行学养,报告奘师欲西行求法,将经国境的消息。因此西域诸国在奘师西行之前,均已发出欢喜心,准备恭迎法师了。 【1.3.2出境受禁(瓜州)】=>《慈恩》 景观浏览:

瓜州:现今甘肃安西,图为分布在榆林河两岸的安西榆林石窟。(图片来源:安田英胤着、安田顺惠拍摄《玄奘三藏之丝路》,朝日新闻,1998)

奘师在法会圆满后,面对堆积如山的供养,只拿了一半作为供养佛的香油钱,另一半就转赠凉州各寺庙。

正要整束行装准备离开时,却因唐室初建,国政新创,不许百姓随便出境而受阻。那时凉州都督李大亮奉命守关,他得知奘师准备离境,怕有差错吃罪不起,便追问奘师出关缘由。奘师坦言要西游取经,但谁知未能获李都督首肯,还被迫返回长安。幸好当地有一位佛教领袖慧威法师,他很恭敬奘师的辞理通达,更佩服他西行求法的大愿,便暗中派了两名心腹弟子,一个叫慧琳,一个叫道整,暗中护送奘师偷渡出关。他们不敢公然行走,只能昼伏夜行,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

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听说奘师来到,非常欢喜,供养优渥。奘师向其谘问前往西域的路线情形,他详细的解释说:“由这里向北走约五十余里,就到瓠卢河,上窄下宽,水流湍急,深不可测。河岸设有玉门关,是必经之路,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可是奘师你没有通关的度牒,只怕出不了关。即使侥幸混出关了,沿途还有五座烽火台,各相距一百里,监视着往来行人;其间尽是沙漠,连水草也没有,要通过也不容易。等过了这五座烽火台,再穿过八百里流沙的莫贺延碛,才会到达伊吾国境。”独孤达说完以后,还劝奘师先不必着急,可先在瓜州停留,等待机会。 奘师打听出玉门关的情形以后,甚感忧虑,心想此去前途艰难,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仍然不失望,心想:“就再多等几天吧!也许会有奇迹出现。”

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连从长安一路上陪奘师着受苦受难的驴子,也在这段时间内因病死了,这使奘师不禁感到悲伤万分。

【1.3.3毁却文书】=>《慈恩》

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明捉拿意图西游的僧人,命今沿途各州县严密查访,务必解送京师。幸好州史李昌,也是一位崇信三宝的居士,他接到这件公文,马上怀疑指名捉拿的人就是奘师,立刻秘密带着公文前去拜访奘师。李昌听完奘师西行求法的宏愿以后,感到非常钦佩和同情,就当着奘师的面将公文撕毁,并一再叮咛他及早离开,以免节外生枝。

【1.3.4胡人求戒】=>《慈恩》

李昌走后,奘师是益发愁闷了。眼看着慧威法师派来随行的两位小僧,道整已先去了敦煌;而留下来的慧琳又不堪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