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9文言文阅读(概括、探究与感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9文言文阅读(概括、探究与感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4d503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b

考点跟踪突破19 文言文阅读(概括、探究与感悟)

一、(2016·东营)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①②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③

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

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

【注释】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

(2)橐坚而不可穴也 (咬洞)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被)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在) .

2.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招引人;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断;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甲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观点十分简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赋)。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和凭借,着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

二、(2017·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导学号:)

①②

【甲】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刻:指伤害、虐待。这里指压榨。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夫欲盛则费广(多) .

(2)放不敢纵欲也(放纵) .(3)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

2.下面四个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压榨百姓来侍奉君主,如同割下(自己的)肉填饱肚子,填饱了肚子人却死了,君主富有了国家却灭亡了。

4.甲文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李世民忧患的是什么?

(1)不能做到以民为本;(2)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 【参考译文】

【甲】太宗李世民又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压榨百姓来侍奉君主,如同割下(自己的)肉填饱肚子,填饱了肚子人却死了,君主富有了国家却灭亡了。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出自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加,费用增加,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我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导学号:)

①②

【甲】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③④

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袁宏道《虎丘记》,有删改)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袁宏道《观第五泄记》)

【注释】①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②天池:山名,又称华山,在苏州市郊。③虞山:江南名山,在常熟市境内。④江进之:江盈科,字进之,时任常州县令。下文的“韦苏州”和“白乐天”分别是唐朝诗人韦应物和白居易,这二人都曾任苏州刺史。⑤罅(xià):缝隙,裂隙。⑥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转折。⑧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

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峦壑竞秀,最可觞客(宴请宾客) ..

(2)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供奉) .(3)数步,闻疾雷声(听见) .(4)游人坐欹岩下望(倾斜)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A.但过午则日光射人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B.而病寻作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山行之极观也 要离之刺庆忌也 ..D.以面受沫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2)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离开。 4.袁宏道在【甲】【乙】两文中表现出怎样相同的思想?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山水,随遇到安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甲】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就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也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平远堂荒芜已经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乙】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坐在岩石上,有的斜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离开。傍晚回来游客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四、(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咎犯

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

③④

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

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释】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⑤权:权宜,变通。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战陈之事,不厌诈伪(欺诈、狡诈) .(2)左右曰(身边侍候的近侍;近臣) ..(3)与楚人战,大破之(攻克、打败) .(4)君行赏先雍季何也(为什么)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将兵 ..B.以诈伪遇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虽愈利,后无复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肉食者谋之 ..

3.翻译句子。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焚烧山林打猎,虽然能捕获到更多的野兽,但是最后必定会无兽可猎。

4.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目光长远(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君主。

【参考译文】

晋文公将要与楚国人在城濮作战,向咎犯询问说:“楚国兵多我国兵少,该怎么办(才能取胜)?”咎犯回答说:“做符合仁与义之类的事,君子是不会满足于只是忠诚守信的;在双方列阵作战时,也不厌弃用欺瞒和佯装的手段。您也对楚军实行诈术就行了。”晋文公让咎犯退下,又召来雍季询问。雍季回答说:“焚烧山林打猎,虽然能捕获到更多野兽,但是最后肯定会无兽可猎。用欺诈作假的手段对待民众,即使暂时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以后民众再也不会上当了。所以您还是光明正大行事才好。”晋文公没有听从雍季的计策,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谋。与楚军作战,在城濮打败了楚国人。回来后论功行赏,先赏赐雍季,后赏赐咎犯。晋文公身边侍候他的侍臣(或近臣)进谏说:“城濮之战的胜利,是因为用了咎犯的计谋,但论功行赏却先赏赐雍季,后赏赐他,这是为什么呢?”晋文公说:“咎犯所献的计谋,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雍季的意见,却可以使万世获利。我怎能将一时的权宜之计放在前面,而把长远的利益放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