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读懂自己的学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我如何读懂自己的学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637aebcf121dd36a32d8213

此处为学生探索学习一个具体例子。可如果放在以前,我会认为学生这样做太笨了!而在这节课里,我从学生坚持计算的毅力,可以连续减七次而且七次计算正确无误的方面对这位同学进行了表扬。

另外在此次远程培训的讲座中,史宁中教授就讲到了计算的问题,大意为不是说要学生计算速度有多快,而是在于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会计算。以此来看,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并且以此可以引出:除法的意义也就是看一下152里面有多少个22。除了用减法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呢?

这样的分析的目的不是引导学生都列这样的式子,而是在于尊重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当我看到学生要练习本中商六的时候,我便安排学生到黑板上来板书。结果学生在商六后又做了下一个式子。这明显是意识到自己的商小了,导致余数与除数一样大,于是改作商七。这应该是学生探索学习的部分,而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有比这更为简单的方法?比如认为商为六,我们可以先用乘法竖式计算22×6,当计算结果出来后,学生自然明白商小了,应该改商7。这样自然引导体验到探索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如果新课程标准来看,我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做到:不仅仅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甚至不是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注重学生的探索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因此,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感觉这节课还是可以,虽然学生没有完全

统一到除法的标准计算过程,但学生怎么说也是自己经历了除法竖式的探索过程,也通过练习对比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劣。至于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再结合练习课来进行训练吧!

第二次上课前的思考与教学情况分析:

可思考再三,总感觉学生对除法竖式计算的掌握不是太好,特别是学生自己用夹逼法来进行探索的,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我应该如何引导进行计算方法的优化呢?如何才能让这部分学生掌握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反复思考之后,终于找到一个好的方法: 552÷6,先要求学生说出此竖式的计算过程:结果不少学生说出先看百位上(最高位是5),不够除的,应该看前两位,55里面有9个6,所以在十位上商9等。这难道不就是秋游一课所要学生总结的计算方法吗?

只不过当时学习的是一位,现在学习的是两位。于是强调同位间说一下这个计算的过程,并结合840÷35让每一位学生述说了计算的过程:也就是8里面没有35,那就是看前两位,84里面有两个35,所以商为2等。接着又做了几个练习题来强化这个计算过程。 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依然不能熟练进行除法的计算,或者严格来说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说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正在我疑惑时,学生的练习题给出了最好的启示:

今天上课时就有一学生在黑板上画了很多条小竖线,然后在那里数了起来,我特别疑惑:学生在做什么?经过询问得知:原来学生不会乘法口诀,不知道6×6等于多少,怎么办?便自己画了六次,每次六个小竖线,然后通过数数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当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心中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四年级的学生,居然不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这样的学生我怎么教?怎么提高教学成绩?(此时我提问一学生:80×2等于结果不用说了,这学生不会呀!经过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乘法口诀不会背诵的学生在班级中占到三分之一吧!) 反思:

一是学生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望,虽然我不会,但我也要运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索学习!如连续减法做除法计算,如用画竖线的方法来计算6×6!这难道不是我们苦心追求的自主探索学习?学生有如此的求知欲望,作为老师的我应该高兴,为学生的探索学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