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习题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分子化学》习题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647dde327d3240c8447efbc

(3)甲基丙烯酸甲酯链引发CH3CH3C+CNCH2CH3CCOOCHCH33CH3CH3CCH2CCNCOOCH3链增长CH3CH3CH3+CCH2CCNCOOCHnCH23CH3CCOOCHCH33CH3CH3CH3CCH2CnCH2CCNCOOCH3COOCH3链终止2CH3CH3CH3CH3歧化CCH2CnCH2CCNCOOCH3COOCH3CH3CH3COOCH3CCH2CnCH2CNCOOCH3CH3CHCOOCH3+CH3CH3CH3CCH2CHnCHCCOOCHCNOCOCH33偶合CH3CH3COOCH3CCH2CnCH2CNCOOCH38.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每一大分子含有1.30个引发剂残基。假定无

链转移反应,试计算歧化终止与偶合终止的相对量。 答案:

偶合终止占30%,歧化终止占70%。

9.在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 答案:

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从位阻上看,自由基与含取代基一端靠近时会产生较大位阻,反应能垒较头-尾方式高;(2)从生成的自由基的稳定性看,通过头-尾方式生成的自由基在带有取代基的碳上,这样取代基可起共轭稳定作用。

10.自由基聚合时,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征?与聚合机理有何关系? 答案:

自由基聚合时,引发剂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分解释放自由基的,因此单体是逐次与产生的自由基作用增长的,故转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对产生的一个活性中心来说,它与单体间反应的活化能很低,kp值很大,因此瞬间内就可生成高聚物。因此,从反应一开始有自由基生成时,聚合物分子量就很大,反应过程中任一时刻生成的聚合物分子量相差不大。

11.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其特点。 答案:

自由基聚合最常用的引发方式是引发剂引发。引发剂可分为热分解型和氧化还原

型两大类。热分解型引发剂主要有两大类,偶氮类和过氧化物类。偶氮类如

CH3CH3CH3CH3CCCH2nCCH2CCH3COCOCOCNOCH3OCH3OCH3

偶氮二异丁腈,45-65℃下使用,引发时产生氮气,只生成一种自由基,性质稳定。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分解有副反应存在,性质不稳定。 其它应用相对多的引发方式包括热引发、光引发、辐射引发。

12.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子式和分解反应式。其中哪些是水溶性引发剂,哪些是油溶性引发剂,使用场所有何不同? (1)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2)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异丙苯过氧化氢。

(3)过氧化氢-亚铁盐体系,过硫酸钾-亚硫酸盐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 答案:

(1) 偶氮二异丁腈:

偶氮二异庚腈:

CH3CH3HHH3CCCH2CNNCCH2CCH3CH3CNCNCH3

2CH3CH3HCCH2C+ N2CH3CN(2) 过氧化二苯甲酰:

OOCOOC2OCO无单体2

+ 2CO2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

H3C(CH2)3CHCH2H3CH2COOOCOOCOCH2CH(CH2)3CH3CH2CH32H3C(CH2)3CHCH2OH3CH2C+ CO2异丙苯过氧化氢:

CH3COOHCH3CH3CO+ OHCH3

(3) 过氧化氢-亚铁盐体系:

HO-OH + Fe2+ → OH- + HO? +Fe3+ 过硫酸钾-亚硫酸盐体系:

S2O82- + SO32-OOCOOC

过氧化二苯甲酰-N,N’-二甲苯胺:

+CH3NCH3SO42- + SO4 - + SO3-

OCO+OCO- +CH3N+CH3 其中,(1)(2)和(3)的最后一组为油溶性引发剂用于本体、悬浮、油溶液聚合。

前两组为水溶性引发剂,用于乳液聚合、水溶液聚合。

13.60OC下用碘量法测定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D)的分解速率,数据列于下表,求分解速率常数kd(s-1)和半衰期t1/2(hr)。 时间(hr) 0 0.2 0.7 1.2 1.7 DCPD浓度0.0754 0.0660 0.0484 0.0334 0.0228 (mol/L)

答案:

根据数据作㏑([I]0/[I])与时间t的关系图,由图得kd=1.885×10-4S-1,t1/2=1.02hr。

14.解释引发效率、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 答案:

引发效率:引发剂分解后,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将引发聚合部分的引

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效率,用f表示。

诱导分解:指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反应结果为自由基总数不变,但白白

消耗一个引发剂分子,使f下降。

笼蔽效应:由于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的浓度低,引发剂分解生成的初级自由基处于

溶剂分子的包围中,限制了自由基的扩散,导致初级自由基在笼内发生副反应,使f下降。

15.如何判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在选择引发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① 问:可通过引发剂分解反应速率常数kd、分解活化能Ed、分解半衰期t1/2、残留分率[I]/[I]0来判断引发剂活性,一般而言,在相同反应条件下,kd越大,Ed越小,t1/2越小,[I]/[I]0越小,引发剂活性越高。 ② 问:参见教科书70页。

16.推导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方程时,作了哪些基本假定? 答案:

在不考虑链转移反应的前提下,作了三个基本假定:等活性假定,即链自由基的活性与链长无关;稳态假定,即在反应中自由基的浓度保持不变;聚合度很大假定。

17.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平方根成正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反应各是哪一机理造成的? 答案:

Rp与[I]1/2成正比是双基终止造成的,Rp与[M]成正比是初级自由基形成速率远小于单体自由基形成速率的结果。

18.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下列关系? (1)一次; (2)零次; (3)二分之一与零次之间;(4)二分之一与一次之间。 答案:

热引发:Rp∝[I]0 ;

热引发和引发剂引发并存:Rp∝[I]0~0.5 ; 引发剂引发,单双基终止并存;Rp∝[I]0.5~1 ; 引发剂引发,单基终止:Rp∝[I]0。

19.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下列关系? (1)一次与一点五次之间; (2)一点五次;(3)一点五与二次之间。

答案:

引发反应速率由引发剂分解速率和单体自由基形成速率共同决定:Rp∝[M]1~1.5;

单体自由基形成反应为引发反应控制速率步骤:Rp∝[M]1.5; 引发剂引发同时伴有热引发:Rp∝[M]1.5~2。

20.某一热聚合反应经测定属于参分子引发,试推导聚合反应速率方程,并写明在推导过程中作了哪些基本假定? 答案:

R=-d[M]/dt=Ri + Rp1 + Rp2 + Rp3 +……+ Rpn 条件1:无链转移

= Ri + Rp 假定1:等活性假定 ≈Rp 假定2:聚合度很大 = kp[M][M?] 条件2:低转化率 = kp[M](Ri/2kt) 假定3:稳态假定 = kp[M](ki[M]3/2kt)1/2 条件3:双基终止

= kp(ki/2kt)1/2[M]2/5 条件4:三分子热引发 Ri=ki[M]3

21.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在60OC进行苯乙烯(密度为0.887)聚合动力学研究,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量的0.109%,Rp=0.255×10-4mol/L·s,f=0.80,自由基寿命为0.82秒,聚合度为2460。

(1)求kd、kp、kt的大小,建立三个常数的数量级概念。 (2)比较单体浓度和自由基浓度的大小。 (3)比较Ri、Rp、Rt的大小。 答案:

① kd = 3.24×10-6S-1 ;kp = 1.762×102L/mol·S;kt=3.59×107L/mol·S。 ② [M]=8.529 mol/L;[M·]=1.697×10-8 mol/L。 ③ Ri=2.07×10-8mol/L·S; Rt= Ri;Rp =2.55×10-5 mol/L·S 。 Rp>>Ri= Rp

22.单体浓度0.2mol/L,过氧类引发剂浓度为4.2×10-3mol/L,在60OC下加热聚合。如引发剂半衰期为44hr,引发剂引发效率f=0.80,kp=145L/mol·s,kt=7.0×107 L/mol·s,欲达5%转化率,需多少时间? 答案:

t = 24480s=6.8hr。

23.什么是自动加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聚合反应及聚合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当自由基聚合进入中期后,随转化率增加,聚合速率自动加快,这一现象称为自动加速现象。这是由于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使链自由基的终止速率受到抑制,而链增长速率变化不大,从而使聚合速率加快。自动加速现象可提高聚合反应速率,但控制不好,会出现爆聚使聚合失败。自动加速现象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

24.什么是凝胶效应和沉淀效应?举例说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