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64d53f804a1b0717fd5dda2

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随着人类越来越多的使用燃油汽车,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 气候极端变化。我国的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极其有限,早在 2009 年,石油消费进口依 存度就突破了“国际警戒线”(50%),高达 52%。汽车保有量却是逐年增加,如果 汽车几乎完全依赖于化石燃料,很容易受到国际石油价格的冲击,甚至导致燃料的供应 中断。再者,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 PM10(可吸入颗粒物)、NOx(氮 氧化物)、SO2(二氧化硫)和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 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纯电动汽车是以电能驱动的,具有燃 油汽车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污染少、噪声低。其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 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 减少,且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发出的噪声较燃油汽车发动机小得多;二、能源的利用具有 多元化,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如煤、核能、水力、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获得, 能源利用更加安全;三、可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起到平抑电网的 峰谷差的作用;四、效率更高和控制更容易实现智能化。

作为一种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的先进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纯电动汽车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商业化的应用。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起步

较晚,但国家从维护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和实现我国汽车工 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八五”开始到现在,电动汽车研究一直是国家计 划项目,并在 2001 年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 机构,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与此同时,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地方政 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计划实现电动汽车在本地的产业化。

电动汽车代表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各国政策的扶持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 路,近年来,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的发展态势,据国外著名金融杂志 JP Morgan 报道,预计到 2020 年全球将有 1100 万辆电动汽车上市销售,这意味着到那 时电动汽车将分别占有北美 20%和全球 13%的市场份额,但目前电动汽车的发展遇到 很多技术问题,特别动力电池技术,续驶里程的提高和充电网络的建设等问题。

空调系统作为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汽车安全性及为乘员营造 健康舒适的乘车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电 动汽车用空调系统与普通的汽车(内燃机驱动)空调相比,由于原动机不同而引发一系 列新变化。主要体现在:1)普通的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依靠发动机通过一个电磁离 合器驱动,而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自带电动机独立驱动;2)电动汽车没有用来采暖的 发动机余热,不能提供作为汽车空调冬天采暖用的热源,必须自身具有供暖的功能,即 要求制冷、制热双向运行的热泵型空调系统。

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冷、供暖和除霜所需能量均来自于整车动力电池。作为电动 汽车功耗最大的辅助子系统,空调系统的使用将极大的降低其续驶里程。因而,通过优 化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对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推广电动汽车的应 用有着重要意义。

1.2.2 热泵式汽车空调研究现状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随着 汽车的日益普及以及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成为 现代汽车上必不可少的装置。汽车空调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需要承受频繁的震动和冲

击,空调的热负荷大和汽车结构空间有限等决定的汽车空调在结构、材料、安装、布置、 设计、技术要求等方面与普通的室内空调有较大的差别。而对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新 兴代环保电动汽车,它们是否能被用户接受,往往依赖于是否拥有效率更高的采暖和空 调系统。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目前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R134a热泵空调系统、CO2 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辅助热泵空调系统和电加热器混合调节空调系统。 1.2.2.1 R134a 热泵空调系统

众所周知,热泵技术是一项节能技术,它在家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纵 观电动汽车的发展史,采用小型燃油装置作为加热装置的不消耗电能的汽车空调系统, 由于污染环境被淘汰;效率较低的采用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的热电空调系统则更无法被 电动汽车所接受,只有热泵型空调系统才是最适合电动汽车的系统。如前文所述,国 内外高校和企业在研究电动汽车的同时,也相应地开展了热泵空调系统的配套研究。由 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车室内冬季采暖一般采用发动机的余热,而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 于产品和技术,因此现有文献中报道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参数的很少,对汽车热泵 空调系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实验室阶段。

R134a是目前汽车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制冷剂,日本电装公司开发出的一套 R134a热泵空调系统是具有代表性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之一,其在风道中采用了车内冷 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如图1-3所示。制冷工况循环为:由压缩机经四通阀至车外换 热器(此时用作冷凝器),再经电子膨胀阀1、蒸发器回到压缩机。制热及除霜工况循 环为:由压缩机经四通阀至车内冷凝器,再经电子膨胀阀2、车外换热器(此时用作蒸 发器)和电磁阀回到压缩机。当系统以除霜/除湿模式运行时,制冷剂将经过所有3个换 热器。空气通过内部蒸发器来除湿,将空气冷却到除霜所需要的温度,再通过车内冷凝 器加热,然后将它送到车室,解决了汽车安全驾驶的问题。该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

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当环境温度为40℃,车室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50%时, 系统的EER达2.9;环境温度为-10℃,车室温度为25℃时,系统制热性能系数达2.3。 文献[26-27]也对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Antonijevic和Heckt将开发出热泵空调安装在一辆燃油汽车上,测试其在低温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将实验结果与现有燃油汽车的其它供暖形式进行对比发现,采用热泵空调供暖时汽车性能更优,耗油量更少。Hosoz和Direk对一台R134a热泵型汽车空调在改变室外温度和压缩机转速的条件下进行了性能测试,该台汽车空调的特点是使用四通阀来实现制冷和制热模式的切换,且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R134a制冷剂分别经过两个热力膨胀阀降压。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制冷运行时,各个部件的总的 损失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时,系统 损失率则随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而减小;R134a系统制热运行时COP较制冷系统更高,单位质量 损失更小,但系统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制热量是不够的。

1.2.2.2 CO2热泵空调系统

自Perkins于1934年首次开发出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以来,至今用于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制剂达50多种。目前汽车空调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HFC134a(R134a),少部分使用R407C。近年来,世界各国加速了温室气体的减排进,欧盟在2006年通过的禁氟法规定:2011年1月1日起所有新批准型号的汽车放热空调系统将禁止使用含GWP>150的氟化气体制冷剂,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出厂车辆的空调系统将禁止使用含有GWP>150的氟化气体制冷剂。R134a 的GWP值高达1300,这就意味着R134a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完全淘汰。现在汽车行业正在考虑用CO2、HFO1234yf和R152a三种主要候选物来替代汽车空调系统中的R134a(表1-2所示为四种制冷剂的环境及安全性能比较),其中CO2是一种自然工质,它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安全无毒,不可燃,适应各种润滑油常用机械零部件材料,即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成有害气体。自从1992年挪威工业大学的Lorentzen教授提出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理论,制造了第一套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并得出了与R134a系统相近的性能测试结果之后,二氧化碳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二氧化碳在汽车热泵空调上的应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对而言,国外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更深入。在实验研究方面,McEnaney 等人于1999年通过实验比较了两套分别采用CO2和R134a作为制冷剂的相似的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其中CO2汽车空调系统采用了微通道蒸发器和气冷器,而R134a系统则采用采用传统的管翅式换热器。与管翅式换热器相比,微通道蒸发器的迎风面积增大了20%,微通道气冷器的外形体积和空气侧迎风面积则分别减少23%和28%。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二氧化碳和R134a系统的性能相当。2005年,日本的Tamura等人在改造已有的R134a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CO2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该热泵系统能够利用车内的辅助换热器收集系统除霜时放出的热量来预热空气。他们还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在热泵/除霜工况下,CO2系统性能更优。2009年,韩国的Kim等人则为燃料电池汽车设计了一套CO2热泵空调系统,该系统由一台半封闭压缩机、两个微通道冷凝器(制冷用的气冷器和

制热用的小型换热器)、一个微通道蒸发器、一个内部热交换器、一个膨胀阀和一个集气罐组成。他们将散热片(散发燃料电池余热)分别放置在室外侧微通道换热器的迎风侧和背风侧,在不同工况下对该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制热时,将散热片置于迎风侧以加热室外空气可使系统的制热量和COP分别提高54%和22%,但在系统制冷时,制冷量将减少40%~60%,COP则相应的减少43%-65%。同时他们还发现,压缩机的转速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压缩机的转速从1460rpm(转每分)增大到2330rpm时,系统的COP减少28%,因为压缩机消耗的功率的增幅远大于系统制冷量的增大幅度;制冷时系统降温时间随车内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车内负荷分别为0kw、1kw和2kw时,从35℃降到20℃的时间分别为8min,26min和30min。在CO2汽车空调系统的开发方面,国外许多著名的企业如日本的Denso(电装),美国的Visteon(伟世通),法国的Valeo(法雷奥)等公司均已研制出二氧化碳汽车空调样机。日本电装公司还专门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套CO2热泵空调系统,系统也采用了在风道内设置2个换热器的方案,与R134a系统(如图1-3所示)不同的是CO2系统各部件的承压均超过10MPa,且制冷模式运行时,制冷剂同时流经内部冷凝器和外部冷凝器。

国内对CO2运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以上海交通大学的陈江平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压缩机、膨胀阀以及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等的研究工作。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联合Santana(桑塔纳)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套CO2汽车空调系统,通过实验发现,该系统与国外同期研制的样机性能差不多。随后,他们又对系统进行了改进,将压缩机、气冷器和蒸发器的尺寸分别减少49%、28%和10%,在系统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系统紧凑性,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未见热泵型CO2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报道。

综上所述,CO2跨临界循环用于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不仅具有环保的优势,而且在系统效率方面也有提高的潜力。但相比传统的R134a系统而言,CO2系统排气压力高、成本高且压缩机较为笨重,因而目前对CO2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有所降温。

1.2.2.3 太阳能辅助空调系统

早在1989年,Ingersoll就发现将太阳能电池布置在车顶在为汽车空调系统提供部分能量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车厢内的峰值冷负荷。2000年,广东工业大学的陈观生等人设计出一台电动汽车用热泵空调,并探讨了太阳电池在热泵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它与普通的热泵空调系统并无区别,由于在电动车上使用,压缩机具有特殊性,采用了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双工作腔滑片式压缩机。制冷/制热模式运行时,该系统的制冷量/制热量随压缩机转速增加呈线性增长。制冷运行条件下,压缩机转速较低(<1500r/min)时,COP随转速的增大,增长速度较快,当转速增长到一定程度(>2000r/min)后,COP随转速增加而趋于恒定,将太阳能电池布满车顶后,空调系统制冷量的增幅为6%~27%。热电制冷虽然效率太低,难以满足汽车空调的需要,但采用太阳能辅助的方法来实现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Mei等人首次将太阳能辅助热电制冷技术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他们发现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覆盖汽车车顶能够产生2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