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电子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电子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6956fb7bb4cf7ec4bfed01f

评估幼儿发展,确立教育目标

1、运用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知识,评估幼儿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发展的状况,鉴别每个幼儿语言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2、运用关于语言与认知发展之间关系的知识,将语言发展的目标与认知发展的目标联系起来设定;

整合与渗透

3、营造宽松的班级人际氛围(不刻意强调幼儿语言表达时的错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组织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之间日常的语言交流(倾听和理解他人),鼓励幼儿用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图;

4、在发音(如普通话读音)、倾听习惯和语言表达上给幼儿树立榜样;

5、提供能激发幼儿讲述、交流、丰富幼儿词汇的材料(图书、故事音带、卡片、电话、玩偶、角色扮演情境等),扩展幼儿的语言储备,并提供运用的机会;

6、组织涉及幼儿身边生活、学习的谈话活动,听、讲故事及围绕故事的讨论活动,提供机会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和感受,使语言活动与幼儿个人真实的思维、情感联系起来;

教育的个别化

7、关注不爱讲话及讲话困难的幼儿,尽早发现在发音器官发育、认知能力或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上可能存在的障碍,介绍家长到相关的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并配合实施矫治措施(如给个别幼儿创设更多的激发讲话意愿的情境)。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评估幼儿的发展,确立教育目标

1、运用有关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一般顺序的知识,解读幼儿的表现,评估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

2、在设定目标时兼顾知识掌握与认知兴趣、探索愿望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活动中恰当排列这些目标之间的不同优先顺序;

整合与渗透

3、教师在细心观察、好奇心、学习和探索、试验与总结反思以及联想和创意想象上为幼儿树立榜样,带动幼儿观察和体验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帮助幼儿丰富感性经验;

4、利用日常生活、运动和艺术创作中的不同情境,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如大概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按标准分类、排序、匹配、比较、计数(统计)、平均分配、解释原因、推测后果、设计步骤等;

5、为幼儿提供体现概念、事物关系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在头脑中建构这些概念和关于事物关系的“个人理解”,并通过提问或添加新材料的方式巩固或挑战幼儿当前的理解;

6、组织集体交流和总结的活动,使幼儿的认识相互碰撞,帮助幼儿归纳自己零散的感性经验,加以巩固和提升;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与教育的个别化

7、区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自的优势,重视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的重新独立尝试、发现这一过程的价值,给幼儿尽可能多的机会去自己经历、锻炼和实践,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步骤坚持完成任务(如可以把完成一半的作品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幼儿第二天可以接着做);

8、引导幼儿享受探索和发现本身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避免经常性地采用外在的奖惩来“诱导”他们学习;

9、注意幼儿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接受信息的优势渠道,在设计活动方式和提供材料时注意多样性和适宜性(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视觉材料、听觉材料、动手操作材料等),鼓励独立性和负责任;

鼓励创意思维

10、提供利用不定型材料动手创意制作的活动机会,使幼儿的创意思维得到动作过程的支撑;

11、给幼儿的探索和创造以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幼儿用较长的时间持续地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或者创造的过程;当幼儿因探索而损坏物品时,能采取开明、容忍的态度,帮助幼儿一起想办法修理,同时鼓励幼儿在不成功时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12、鼓励多样性、首创性、灵活性、变通性,喜欢提需要通过发散思维来解决的问题;(如“还有什么用?”或“还有什么办法?”或“可以怎样改造铅笔,让它对不同的人更实用?”)

13、鼓励假想,提诸如“假如…会怎样”的问题(假如没有白天,我们怎样生活?)。

促进幼儿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

评估幼儿发展,确立教育目标

1、运用有关幼儿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视觉艺术)的感受能力和幼儿艺术表征能力发展的阶段顺序的知识,评估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运用有关幼儿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与感觉、动作、认知、情绪等方面发展关系的知识,评估幼儿可能的“最近发展区”;

2、理解艺术表现形式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艺术表达愿望与表现能力两类目标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优先重视激发感受美和艺术表达的愿望,其次才是帮助幼儿提高表达的能力,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后者服务于前者;

整合与渗透

3、陶冶自己的审美趣味,在美化生活上给幼儿树立榜样;

4、班级的空间分割、家具布置和装饰在安全、实用的基础上,体现艺术情趣,给人以美感;

5、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美(服饰、建筑、植物、表情、身体姿势、乐音、日用品的造型等),在对人与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与艺术形式、美的要素(色彩、形状、音高、音色、旋律等)之间建立联系

6、带领幼儿观看或聆听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艺术作品,作品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引导幼儿发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想传递的感受(辽阔、静谧、顽皮、幽默、多彩、宏伟、梦幻、憧憬、希望、悲伤、温柔、兴奋、友爱、自豪),又是用什么方式将这种感受传递给别人的,引发对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的好奇和追问;(如提这样的问题:“这幅画中是什么让你有悲伤的感觉?”)

7、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和活动机会(如主题探索活动、布置主题教室、节庆、联欢活动中的创作和表演等),激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仅仅通过模仿某一种形式孤立地练习某种技能;

8、了解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活动对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的影响,灵活地设计结构化程度不一的活动;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与教育的个别化

9、了解和尊重不同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鼓励幼儿自信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理解幼儿在无法传达自己感受时的受挫感,逐渐帮助幼儿缩小表现能力与表现意愿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不断改善自己作品的表现力。

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

大课程意识及整体规划

1、能将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可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都纳入课程规划的视野(个人行为、与幼儿的互动行为、班级规则、环境和区域设计、各种活动),进行立体规划,使各种因素相互沟通,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形成整合和累积的效应;

2、课程内容的来源不局限于现成的教材,把大自然、大社会都当成活教材,结合季节特点、地域文化特点和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各种人文、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展活动(如访问人物、职业场所、收集自然物等),并结合目标进行筛选;

3、着眼于各领域目标的平衡,深入挖掘主题和材料的多方面价值,把来源于生活的材料自然地与目标联系起来;

4、不满足于活动形式上的热闹,而追求通过平实的活动过程促成幼儿的态度、知识、能力等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利用评估辅助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5、了解评估涉及的道德问题,谨慎地评估幼儿(从家长、搭班老师那里多渠道、多个时间点收集关于幼儿的信息),以发展的眼光捕捉幼儿的变化,不给幼儿贴标签,避免评估过程和结果对幼儿造成伤害

6、运用适当的、目标明确的评定工具,运用观察、交谈、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幼儿自然状态下的表现,做系统地记录(如建立发展档案),对幼儿的兴趣、需求以及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7、在规划或改变班级各方面“课程要素”(参见指标1)时,将每个幼儿的评估结果考虑在内,使各方面“课程要素”适宜幼儿的发展水平,有一定挑战性

利用评估辅助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吸纳幼儿参与课程的计划,使课程个别化

8、保持对幼儿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关注,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随机地进行教育,或者引申成正式的活动;

9、使预设的课程有弹性,不仅是一日活动在时间上的弹性,还包括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考虑在哪些方面放手给幼儿自己做或让幼儿选择,为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而调整或改变课程留有余地;

10、允许并鼓励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计划,提供丰富、层次多样的材料和活动(目标和方式),并给幼儿较大的空间进行自主选择;

11、不对所有幼儿有千篇一律的目标要求,允许不同长处的充分发挥和深化,但注意弥补幼儿发展上的缺陷。

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了解家长需求

1、理解家长在育儿经验上的差异,设身处地地理解家长的心情和需求,理解家长的偏爱心理,并与家长沟通教师角色和家长角色的不同[1],即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个孩子,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家长交换对于教育目标和方法的看法,容许家长慢慢地转变育儿态度和方式;

2、不是单方面地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也不是单方面地迎合家长,而围绕评价幼儿以及为幼儿的发展制订的有针对性的计划,征询家长对此的想法,与家长就此讨论沟通,在此基础上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支持家庭教育

3、理解家长在处理工作、家庭关系和育儿上的难处,同时告知家长,家庭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幼儿的发展,鼓励家长更好地安排家庭生活,给予自己孩子必要的关心;

4、针对个体幼儿,帮助其家长理解他/她的行为和想法,给家长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家长与幼儿顺畅地沟通和互动;

5、帮助家长寻找与幼儿共享时光的方式,与家长分享幼儿在日常家庭事务和常规活动中可以进行哪些学习的信息,给家长建议一些能在家里与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与材料(如:组织亲子活动,并与家长讨论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兴趣和喜好);

6、围绕一定的专题组织家长沙龙,引导家长交流育儿心得,拓展家长的育儿视野(如小范围的家长会、利用网络的BBS);

7、为家长提供与育儿有关的卫生服务、社会服务、法律服务和其他资源的信息,在家长需要时,帮助家长与这些部门联系;

鼓励和帮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8、运用多种方法,如家园联系栏、简报、网络讨论平台、成长档案、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表现,有机会对教师设计的教育目标、计划及个别化的教育措施提出建议,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

9、为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提供机会,在幼儿园课程中分享他们的才干(如组织“家长老师”的活动,帮助家长设计和组织某专题的活动);

10、组织班级家委会,并制订工作规章,使所有家长对班级事务都有发言的渠道,并能得到认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