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语段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后一课》语段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4b88a31711cc7930b71632

《最后一课》语段练习

(一)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10—11题。(共6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0、在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讲了许多饱含深情的话,可结束时却表现得这么“平静”。如果结尾处改成他

举起拳头高呼:“法兰两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 (3分)

11、文中有一个细节: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用法文写了“法兰西万岁!”这两个人字。请结合下边

的一段文字,说说这一细节的表达作用。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8.下边的句子是描写人物肖像的,都写到了人物的脸色。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3分)

①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一面》)

10.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这是哪一句话?(1分) 11.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1分) 12.选文中韩麦尔先生在说了“我的朋友们啊”,“我——我——”之后就哽住了,他想说什么?试以韩麦尔先生的口吻写出来。(2分)

13.小弗郎士在倾听“最后一课”后会和他的老师说什么呢?你在得知《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作者钱学森逝世后,你会对逝者说什么呢?(3分) (二)

阅读《最后一课》选文,完成10一13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0.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的

弦外之音是什么?(2分) 11.“钟声”已能宣告“最后一课”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2分) 12.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 17.请理解“钟声”、“号声”的意思,以及在句中的作用。(3分) 18.与“他说,‘我——我——’”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是( )(2分) A.“‘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B.“‘顺——山——倒一’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C.“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D.“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四)

阅读《最后一课》,回答13—16题。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3.“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联

想?(1分)

1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此句的

言外之意是什么呢?(2分) /小弗朗士这样想的本意是什么?/这句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表明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5.画曲线句写钢笔在纸上的“沙沙”响声,表现了教室的安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下面写法与之相同的

又是哪一项?(3分)

A.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

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B.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陷约参错,远峰近树,

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C.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

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五)

阅读《最后一课》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3~14题。接上文

13.第一段中,小弗朗士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之前,韩麦尔先生也说小弗朗士是个“可怜的人”,为什么?(4分)

14.韩麦尔先生精心设计了新的字帖,你能理解其良苦用心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12.《最后一课》中有一个细节: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用法文写了“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

请结合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这一细节的表达作用。(2分) 14.下列诗句中,与文段蕴含的思想感情不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六)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10、环境描写在小说里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请结合上文具体语句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11、如何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又“柔和”又“严肃”的表情?(2分) 12、比较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说说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2分) A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B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九)

阅读《最后一课》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11、文中划线的句子体现了小弗郎士当时怎样的心理? (2分)

12、“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韩麦尔先生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分)

13、第3段中韩麦尔进行了自责,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韩麦尔先生的自责中可以看出他平时是一个很不负责的老师。

B、韩麦尔检讨了自己以往教学中的过错,表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 C、韩麦尔在自我批评时运用了设问句,加强了自责语气。

D、韩麦尔觉得学生没有学好法语很多人都有责任,而家长的责任比自己更大。 (十)

阅读《最后一课》,完成8-12题 (10分)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8、习字课上新的字帖都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体现了先生怎样的用意? (2分) 9、“钟声”已能宣告“最后一课”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 (2分) 10、“法兰西万岁”两个字用得着用全身的力量吗?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11、文章结尾韩麦尔先生只用了个手势来宣布散学,为什么不讲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呢?(2分) 12、“最后一课”结束,请再续写一段,写“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以100字左右为宜)(2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给“祈祷”注音___________并概括先段内容。(韩麦尔宣布了后一课的结束。) 2“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它说明大家学得非常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外。)

3 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因为这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线束,从此他将不再能教法语,孩子们也将不再能学法语)。 4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中(解释说明)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声音的延续) “散学了,——你们走吧。”(递进)

5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他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6 “我的朋友们啊”其中“朋友”包括哪些人?这个称呼的改变包含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学生们和后面听课的镇上的人。包含着他对此地朋友的眷恋,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7 “我的朋友们,我——我——”(补充韩麦尔先生未说出的话) 8 写两个单词,为什么需要他“使出全身的力量”?

因为他内心无比悲痛,这个动作倾注了他的爱国、恨敌的全部情感。 9他写出的“法兰西万岁”饱含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个单词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集中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10 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描写,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为什么?

神态、动作描写。不好。

用动作来结尾,表达的感情更加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这动作包含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痛苦,包含了这位爱国者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祖国语言的眷恋。 此时无场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