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考试要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考试要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70b91f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9

精品文档

②精细加工策略(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忆笔提生际)

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编歌诀、关键词汇表象联系(外语教学)、谐音(无意义记忆)、视觉想象(奇牢)、语义联想(旧做挂钩新为裳) 做笔记: 好处 维持注意力 帮助组织(复杂材料尤其有效) 重复重要主题材料 心理加工会更好(eg改写) 呈现线索 板书 笔记 提纲 教师要求 演讲稍慢 提问:训练学生和自己谈话 ③组织策略(建构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层级图、归类法、纲要法 聚类组织(自由回忆之类):记忆单词、数理化公式多用。 概括法(五原则—略枝删重上位择述要):纲要法/网络法

比较法:概念对立(氧化还原)/易混差异(类比比喻)/对照比较(今古汉语)

(2)元认知策略(属监控策略):制定计划、监控和调节。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统筹、高效、灵活]、学习环境、心态调节、工具利用、寻求支持等) 三、训练

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等原则、有效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为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技能,非通过口头陈述习得,牢记训练三要素:

具体操作方法:指导教学、程序化训练、完型训练、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比独自学习印象深刻)等模式。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1)问题和问题解决概述:

问题

基本成分(三):给定的条件(已知条件的描述)、要达到的目标(构成结论的描述)、存在的限制。

种类:复杂/简单;常规/创造性;抽象/概括;结构良好/不良。 问题解决

基本特点: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序列性。 种类:常规/创造性问题解决。(常规与创造是相对的,与个人水平有关。) (2)过程

四步:发现问题、理解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直接/间接检验)。 ②表征:对所面临事件的表现和记载,以及自己的加工。 客观(问题的客观陈述)

问题 初始状态(开始时的不完全信息) 主观(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即问题空间) 目标状态

操作(采取的方法) 要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问题的问题空间。 (3)一般方法:算法式(死算)和启发式

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分解目标—解决含糊问题有效)、反推法(专家最后选择)、简化法(慎重!)、类比法(实验常用,要求学生具有充分有关熟悉和问题领域的知识)。 (4)影响因素:问题特征(撇表抓本)、知识经验(其在头脑中的存贮方式很关键)、定势与功能固着

(5)教师如何帮助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精品文档

①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大量知识、提供变式、建立网络化结构) ②运用策略(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 ③多种练习机会(避免低水平机械练习)

④培养思考习惯(鼓励发问、多角度提假设、鼓励反思) 二、创造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性和标志之一。 (1)概念及特征

心理学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一定价值意义产品的活动或过程。

类别:(价值意义)真/类创造

创造不是少数人的天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每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有无创造性和创造性是否体现出来并不是一回事。

创造性是个体智力、年龄、个性、创造动机、创造方法及有关知识的函数。 主要成分(二):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思维:由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等组成的复合思维。 其核心:发散思维(特征:流畅性、变通性与独特性) (2)影响因素

①环境(家庭气氛、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多种教育机构)

②智力(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③个性(幽默感、强烈动机、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强烈好奇心) (3)如何培养?

①创造适宜的环境(宽松心理、留有余地、改革考试、家庭教育[4]) ②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接受想法、重视独特、提供榜样)

③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学会容忍模糊、推测与假设、自我设计、头脑风暴[4原则])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实质与关系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不等于外显行为)。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与品德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②品德的形成不是遗传的③社会道德风气与其的作用与反作用。(区别)①道德依赖整个社会而品德依赖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②道德内容全面完整,而品德只是其一③道德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此支配,还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④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者结构一致,但涉及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二、品德发展理论

.

精品文档

⑴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10岁以前—他律道德(对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结果);10岁以后—自律道德(考虑行为主观动机)

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由注重行为结果到注重主观动机的发展过程。 ⑵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惩罚服从、相对功利、寻求认可、遵守法规、社会契约、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吉利根在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了关怀取向的道德---“公正取向代表男性声音,关怀取向代表女性声音。”

三、品德发展基本特征

①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②品德发展由动荡(初中)向成熟(高中)过渡 四、学习过程和条件

⑴学习方式:亲历学习、观察学习

⑵学习过程:依从(盲目、被动、不稳定)、认同(自觉、主动、稳定)、内化

⑶影响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五、良好态度与品德培养

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

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必经三阶段七子过程:自由选择/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后果再行选择、喜爱选择并感满意/愿意公开选择、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概述

心理健康: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健康标准[6]: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环境适应能力良好、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8]: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3]: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二、心理评估

含义: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两种参考架构:健康模式和疾病模式 意义[2]:教育依据;检验手段

手段: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 三、心理辅导 学校开展遵循原则

行为改变基本方法:强化、代币奖励、行为塑造、示范、惩罚、自我控制。 行为演练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

精品文档

一、设置教学目标

⑴定义:教师在教学之前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获得的学习结果。

意义:①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3]②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③指引学生学习 注意[3]:①避免空洞词汇②行动适于目标③测验与目标有关(依据重要性和时间加权分数)

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⑵分类 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⑶陈述:行为目标(马杰、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目标(一般+具体) ⑷分析教学任务:①确定学生原有基础②分析使能目标③分析支持性条件(“催化剂”) 二、组织教学过程

教学事项[9][引起注意、提示、唤起、呈现内容、指导、展现行为、反馈、评定、加强] 教学方法[语言[2]、直观[2]、实践[3]、自学[2]] 教学媒介: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视觉、听觉、视听媒体) 课堂教学环境(课堂物理环境[2]/课堂社会环境) 三、选择教学策略

以教师为主导: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直接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导:发现学习[布鲁纳最早提出]、情境学习、合作学习

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普莱西首创,斯金纳)、CAL、掌握学习(布卢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一、概述

课堂:由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构成。

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目标[3]:争取更多时间、更多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功能:促进[4](依靠群体动力)/维持[4]。 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参与/监督式)、班集体的特点、学生的责任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二、群体管理

群体:基于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也称团体。(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有情感联系。)

特征:由两人以上组成;根据一定目的或承担的任务而交往、协同活动;受到共同社会规范的制约。

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促进or阻碍取决于)[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正式群体—发展经历三阶段(松散、联合群体阶段、集体阶段) 非正式群体:朋友、小集团、帮、群等(积极与消极作用) 群体动力:(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

①群体凝聚力常常被当做衡量课堂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4]) ②群体规范:(正式/非正式)形成三阶段;各成员始终受到(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积极与消极作用)

③课堂气氛:根据学生表现出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