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2大气的运动规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课标通用)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2大气的运动规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71512b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9

图甲

图乙

材料二 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经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白蚁巢穴一般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认为,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殆尽,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简析其原因。 (2)试分析纳米布沙漠白蚁巢穴深的原因。

(3)推测纳米布沙漠白蚁外出觅食的时间规律,并简述理由。

(4)尤尔根斯认为“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有关,请结合材料说明该观点。

解析 第(1)题,据图乙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仙女圈”所在的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同时位于大陆西岸,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沿岸本格拉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该地气温下冷上热,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现象,因此该地上升气流较弱。第(2)题,根据材料二可知,白蚁喜阴凉潮湿。据材料判断,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沙漠地区土壤孔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土壤温度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第(3)题,据材料二白蚁的生长习性可知,白蚁喜阴凉潮湿。该地白天地表温度高,不利于怕热的白蚁活动,而夜晚地表凉爽,有利于白蚁外出觅食,因此其昼伏夜出。第(4)题,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水,雨期短。白蚁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殆尽,将减少植物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及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更多的地表水渗入深层土壤,并减少水分损耗,增加地下水量,保障白蚁的生存;同时,部分地下水还将流向周围,为周边草类的生长提供水源,从而保障了白蚁的食物来源。

答案 (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该地气温下冷上热(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不易

5

产生对流现象)。

(2)该地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升温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白蚁喜阴凉潮湿,沙漠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地下深处潮湿的土层使土壤温度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

(3)规律:昼伏夜出。理由:该地白天地表温度高,不利于怕热的白蚁活动,夜晚地表凉爽,有利于白蚁外出觅食。

(4)白蚁把“仙女圈”内的草啃食殆尽,形成中央“荒漠化”;该圈内的雨水下渗更快更深,增加了地下水量,使中央土层下的白蚁巢穴变得阴凉潮湿,有利于其生存;同时,部分地下水流向周围,有利于“仙女圈”附近草类的生长,保障了白蚁的食物来源。

13.(2019·云南昆明三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发生频率较高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冰雹日数5月最多,且冰雹粒径以小雹(直径小于5毫米)为主。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雨云层厚度有关。如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

(1)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成条件。 (2)解释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 (3)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雹为主的原因。 (4)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可知,形成冰雹要具备充足的水汽、强烈的对流天气及大气不稳定、迅速降温等条件。第(2)题,冰雹多发的原因从当地5月的气候(气温、降水)及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冰雹大小主要受水汽多少和空气对流运动强弱的影响。一是由于川西高原地处内陆地区,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二是由于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冰雹具有时间上持续时间短、突发性强,空间上范围狭窄的特点,而冰雹的发

6

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这些因素增加了冰雹天气的预报难度。

答案 (1)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至0 ℃~-20 ℃。

(2)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积雨云0 ℃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

(3)内陆高原地区,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

(4)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离散性强(大多数冰雹降落点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复杂地貌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