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C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公共基础知识》C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7d2df2f90f76c661371aac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8.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12月7日宣布,美国将向增派1.2万名军人,以保证该国2005年举行的大选顺利举行。( )

A.伊拉克1月 B.伊拉克3月 C.阿富汗1月 D.阿富汗3月 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A.国际部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0.国家公务员处于特殊的法律关系中,表现在( )。

A.国家公务员具有“公民”和“公务员”双重身份B.担任公职的人即丧失普通公民的身份 C.凡是公务员所从事的行为都是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D.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而无需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11.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该是( )。

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政策高于并大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 C.法高于大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D.政策和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12.李四光说:“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地贡献给我的祖国。”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对祖国建设的贡献是( )。A.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B.结束了我国完全靠进口洋碱的历史 C.为探明大庆石油提供了理论依据D.促进了火箭技术的发展 13.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 )部宪法。

A.二 B.三 C.四 D.五 14.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 )。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5.国务院组成机构不包括( )。

A.国办 B.国家各部委 C.国家体育总局 D.国家文物局 1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17.财政部就国家财政收支实施的监督是( )。

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一般监督 18.认为物质是所谓“终极的宇宙之砖”的观点是( )。

A.古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B.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0.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

A. 2万元 B. 4万元 C. 8万元 D. 6万元 21.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A.公证机关公证 B.行政机关批准 C.申请人申请 D.行政机关颁发

5

2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23.《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在文体上应属于( )。

A.应用文体 B.议论文体 C.记叙文体 D.说明文体 24.下列关于税收说法正确的是( )。

A.税收是国家行为,由审判机关代为征收B.税收具有自愿性,交多少由公民自己决定 C.一切税收都是由国家法律来规定的,只要国家未修改税法,税收应该是固定的 D.税收具有强制性、有偿性、固定性的特点

25.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 A.分流的,保留三年 B.不予保留

C.分流的,保留二年 D.不分流的,保留二年 26.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27.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28.我国编制工作采取的领导体制是( )。

A.分级领导、统一管理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C.垂直领导 D.双重领导 29.采用议论法撰写公文,对观点的要求是( )。

A.正确、鲜明 B.深刻、深远C.明确、含蓄 D.鲜明、充分 30.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个体劳动的盛行C.金属工具的使用 D.生产力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假释适用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2.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有( )。

A.立遗嘱 B.赠与C.无权代理的追认 D.放弃继承 3.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应该做到( )。

A.法律让做的做,不让做的也做 B.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 C.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 D.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4.辩证的否定是( )。

A.自我否定 B.外在否定C.发展的环节 D.联系的环节 5.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有( )。

A.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依赖性 B.覆盖层面上的社会广泛性 C.社会保障参与上的强制性 D.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立法性 6.政府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可能有( )。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从属关系C.平行关系 D.指导关系 7.禁止主送的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的文件有( )。

A.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准的请示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 8.改革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根本性变革

6

B.它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C.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D.它从根本上取消社会主义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这表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阶段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制约性 10.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 )。

A.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11.坚持“二为”方向( )。

A.是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B.是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服务的方向 C.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D.是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区别所在

12.2004年7月8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时指出,总结这些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要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

A.着眼大局,立足长远B.承认和尊重差异,不断寻求和扩大利益交汇点 C.要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谨慎地处理台湾问题D.加强交流,推进合作密

1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D.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14.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提高贴现率

C.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15.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 )。 A.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B.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D.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也是认识的源泉 16.邓小平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B.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D.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7.下面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B.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 C.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处理好中美、中俄关系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是( )。

A.宏观间接调控原则 B.计划指导原则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19.“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 )。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B.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7

C.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D 7.B 8.A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D 16.C 17.A 18.A 19.D 20.C 21.D 22.B 23.C 24.C 25.B 26.D 27.A 28.B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CD 3.BCD 4.ACD 5.BCD 6.BC 7.AD 8.ABC 9.BCD 10.BCD 11.ACD 12.ABC 13.BD 14.ABD 15.BC 16.ABCD 17.ABD 18.ABCD 19.AC 20.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2.地方性行政法规,应由( )制发。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文种是( )。 A.布告 B.通告 C.公告 D.通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

A.国家 B.管理者 C.企业 D.生产者 5.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6.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号探测器在欧洲航天局的操纵下顺利登陆,并获得大量珍贵数据。( ) A.火星 B.土星C. “坦普尔1号”彗星 D.土卫六 7.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 )决定的。 A.生产资料私有制B.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C.野蛮的剥削制度D.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8.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9.工业消费品市场提供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 )。

A.中间产品 B.最终产品C.深加工产品 D.高附加值产品 10.“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

A.指导方针 B.基本方针C.战略方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1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8